成都出台社区用房建设标准 每百户配20平方米

31.08.2015  10:15

 成都在全省率先出台首个地方性社区用房建设标准——

  8月26日,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服务中心内,居民唐黎与邻居王建新在“谊动生活馆”里下棋聊天。“舒适又有趣。”唐黎这样形容眼前的社区服务中心。然而,就在几个月前,他对社区两个字的理解还停留在“办事的地方”上唐黎的转变,源自新规——今年5月,成都市率先在全省出台首个地方性社区用房建设标准,“每100户居民至少应配置2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等写入标准。

  新标准下,寸土寸金的城区,社区用房建设能落实吗?社区服务如何同步提升?

   1

  社区用房盼扩容

  锦城社区书记李鑫,曾为社区用房深深苦恼过:原来的社区用房仅仅140平方米左右,大半位置都用于各类业务办理,剩下的地方大家“打拥堂”办公。“群众来办事儿,遇到排队,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别说做服务了。

  自上而下,亦有要求:这两年,成都不断为社区“减负”,促进社区自治职能尽快归位。“社区两委的根本职能是引导居民自治,为居民提供服务。”成都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副处长高伟说。

  做好服务,建设阵地首当其冲——社区用房的扩容升级,迫在眉睫。

  今年5月,《成都市社区用房建设规范》正式出台。成都明确标准:社区用房建筑面积按照社区常住人口数量和社区位置配置,每100户居民至少配置2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其中,城区已有社区房屋的不得少于300平方米、涉农及建制村已有社区房屋的不得少于400平方米……

  除了面积,成都还对社区用房的功能分区提出要求。“社区用房要轻办公、重服务,城市社区必须设办公用房、服务用房、活动用房。”高伟说,在服务用房和活动用房,将为居民提供法律、助残、调解、文娱等各类服务。

  2

  探索多种建设途径

  由于城乡资源条件不同,成都把建设途径交给各区县探索,要求“灵活根据社区情况,建设适合本社区的‘阵地’”。

  受限于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紧张,武侯区主要采取国有资产调剂和公建配套移交两种途径。“摸底发现全区有35个社区需要进行扩建。”武侯区民政局社区建设二科陈磊说,民政和组织部门牵头,与社区一道,在区域范围内首先寻找大小和位置合适的国有资产,再由区上统一协调。

  锦城社区崭新的社区用房,就是如此调剂而来。“现在的用房所在地,是中海锦城楼盘建成后移交给文体局的活动用地,协调后交给社区使用。”陈磊介绍。社区两委对新的社区用房进行了规划设计,打造了“谊动生活馆”、“青少年成长空间”、“正能量剧场”等,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提高服务质量。

  在土地资源相对富集的二、三圈层,新建的方式,也挺受欢迎。“有20多个村、社区都采用了新建的方式,资金由市、区、镇三级配套共同支付。”温江区民政局社区建设科科长吴光伟说,温江“新建标准”下的社区用房,基本能达到700平方米,有的村、社区还超过了1000平方米。“未来三年,成都将投入25.5亿元,对全市范围内的社区用房进行提档升级,完善社区活动阵地,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3

  有“阵地”更要有服务

  如何让“社区阵地”发挥出服务效应,避免成为“盆景”?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两委职能进一步回归,是成都给出的答案。“光有阵地,没有人,再美的社区用房也只能是摆设。”吴光伟说,温江引入多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让居民享受更专业的社区服务。依靠社会组织的专业力量,温江区金马镇光明社区的青少年服务、为老服务等,都做得有声有色。

  除了引入社会组织,锦城社区还在提升自我服务上下功夫。

  “我们社区是一个涉农地区的新型社区,商品房居多,很多都是朝九晚五的白领,要来社区办事,时间常常不对。”李鑫说,锦城社区创新了服务方法,将业务办理人员排成两班,增加夜间业务办理服务项,晚上6-9点,节假日双休等上午均可办理。

  服务环境的改善、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让李鑫觉得社区工作“更加顺手”了:居民之间有了一起沟通的平台,邻里关系融洽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居民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到社区参加活动,多几次就熟悉了,关系也就融洽了。

  本报记者 黄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