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保龄球失宠:铁杆粉丝说射箭骑马更潮更好耍

19.02.2014  10:43

驰骋在跑马场上,郑静很快乐。

玩射箭等新兴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打保龄球的人越来越少。

  原标题:铁杆粉丝说乏味 射箭骑马更潮更好耍

  保龄球失宠,很大原因是对它有新鲜感的圈子消失了

  曾如雨后春笋般的保龄球馆消失在成都市民的视野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曾经玩保龄球的那群人,现在究竟在玩什么?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采访医生、曾经的保龄球玩家发现,曾经的保龄球玩家分成了三类,一类人因为工作压力增大,现在已疏于运动;曾因保龄球新鲜了一把的草根,因为圈子的改变而转投台球等其他运动;而把运动当成社交手段的人,则开始转投马术、射箭、高尔夫这样的高端运动。到底是什么让保龄球退出成都的舞台成为必然?

  一年只打一两次

  最后的粉丝也准备转向

  今年1月,在川航工作的彭一和同事们去省体育馆打了保龄球。“我们一年也就打个一两次,基本都是和同事一起来。”彭一说,之所以选择保龄球,主要是因为简单方便,也没有性别年龄等限制,“男男女女都可以一起玩,打个一两局,也比较轻松。

  而在成都一家外企担任人力资源经理的易慧敏,曾多次组织公司员工活动,其中保龄球是保留项目。在她看来,保龄球这项运动对于团队活动来说,最重要的是参与度很高。此外,保龄球场地集中、不易与其他团队混淆,也是她为公司选择这项运动的原因之一。

  彭一和易慧敏曾是保龄球的铁杆粉丝,不过,随着潮流演变,易慧敏说,近年来他们已开始尝试其他项目。“射箭、骑马、室内攀岩、密室逃脱和射箭一类的活动,其实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而且这些运动显得更潮,更易提起大家的兴趣。”对于他们来说,保龄球已不再那么新鲜,有些乏味了。大多数人在失去了对保龄球的新鲜感后,就这样抛弃了它。

  个人喜欢啥运动

  取决于圈子流行什么

  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每年大约要接待30万体检人群,其中超过一半是18岁-45岁的青年人群。该中心副主任王林说,在这些人当中,有超过6成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身体的部分检查指标都在健康的极值附近徘徊。

  对于处于亚健康的人群,王林会定期组织医生团队进行回访。在回访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否有一个运动圈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亚健康人群的身体健康。

  “现在成都人做什么运动,并不主要取决于自己喜欢什么运动,更重要的取决于朋友圈子流行什么项目。比如你进入了一个打羽毛球的圈子,大家的惰性都会被圈子当中的

  人所监督,久而久之,打羽毛球就成为了一个锻炼习惯。”在王林看来,这是一个有趣的蝴蝶效应。在接受调查的亚健康人群中,更多人比10年前休息的时间更少。因为工作压力,无法说服自己去坚持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在空闲时间自主参加运动的变得更少,这群人成了亚健康人群增加的主力军。但如果他们的朋友圈中恰好流行某种运动,他们就会在社交过程中下意识地去维护自己的圈子,也去参加这种运动,时间一长,这个朋友圈就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运动圈,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打破,形成坚持锻炼的良性循环。

  王林说,近些年靠自身毅力通过锻炼摆脱亚健康状态的病人非常少,有运动圈子的人身体往往更好,“想要身体健康,就要找好圈子,这可能是靠运动改变健康状态的新趋势。”在圈子运动流行的今天,保龄球运动的减少,很大程度上因为,曾经对保龄球运动有新鲜感的圈子消失了。

  玩家说法

  失去社交运动意义,不够“”了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打保龄球的价格还很贵,最先打保龄球的那群人,很多都带有社交目的,他们现在在玩什么?为何也抛弃了保龄球?50岁的成都市民邓科这两年开始学习马术,当年,他和朋友谈生意往往都选在保龄球馆,而这些年,场所已转到了马术馆、高尔夫球场。当年打保龄球的那群人,很多已开始玩起了马术、打起了高尔夫和台球,对于他们来说,运动的社交意味,比普通人浓得多。

  成都资深马术玩家郑静女士说,马术和保龄球都属于舶来品,更多彰显的是一种文化。郑静说,保龄球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作为一种带有社交性质的运动进入成都人的生活,随着门槛逐渐降低,其身上的文化光环变弱,也失去了社交运动的意义,总的来说,就是不够“”了,而且它也没有像台球这样的运动,通过彻底的草根化华丽转身。保龄球的圈子于是开始瓦解,被其他运动取而代之。而谈生意、重视社交的人群,永远希望站在运动潮流的前沿。可以说,现在成都的保龄球不如篮球、羽毛球普及,也没有新兴运动那么高端,走出成都人的视线,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而马术作为一种高端运动的代名词,门槛不会很快降低,流行时间可能会更久。

  医生说法

  亚健康人群 比10年前多三成

  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每年大约要接待30万的体检人群,其中超过一半都是18岁-45岁的青年人群。中心副主任王林说,在这些青年当中,有超过6成都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身体的部分检查指标都在健康的极值附近徘徊。而十年前的体检患者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才不到3成。工作压力增大,缺乏锻炼是主要原因之一。

  “青年人常见的身体异常主要有轻度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该中心副主任王林说,这些症状很多都不需要用药物治疗,能够通过运动来解决,这些人可以每天快走半个小时,只要微微出汗就能达到锻炼目的,亚健康状态可以轻易被扭转。但即使是这样简单的运动,几乎超过90%的人都无法坚持完成。

  王林说,以他自己为例,每天6点出门,要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30分,到家吃完饭后休息一下,几乎又到了睡觉的时间,想挤点时间去运动一下,也很难说服自己疲惫的身体。

  王林说,相对于10年前,大多数的白领阶层工作压力大了不少,运动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即使是医生,在清楚如何锻炼身体的情况下,也很难完成每周的锻炼计划。亚健康人群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如何说服自己挤出时间锻炼,形成一种习惯。只有运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坚持。当快走都成为奢侈时,又有多少人还会去打保龄球呢?

  记者手记

  靠尝鲜兴起的运动 能维持多久?

  在保龄球逐渐淡出成都年轻人娱乐运动项目的同时,一些新鲜的运动则开始重现当年保龄球的辉煌。在这些运动中,室内射箭是一个代表,目前成都已有了4家室内射箭场所,一时受到想要“尝鲜”的年轻人追捧。很多人通过团购的方式,尝试这种平时普通人很难接触的体育项目。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了位于成都人民南路的一家射箭场,即使是在工作时间,仍有四五个年轻人在此练习射箭。一如当年他们上高中时翘课去打刚刚降价的保龄球一样,这种新鲜的运动一度吸引着他们,而在10年后,他们早已把当年的经历忘得一干二净了。曾经每家一个的呼啦圈、人手一个的溜溜球,一如保龄球一样,消失在了70后、80后甚至90后的记忆中,靠尝鲜兴起的运动,生命力到底能有多长?等待它们的,会不会是和保龄球一样的命运呢?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崔燃李鑫熊浩然胡瑶摄影郝飞吕甲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