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保龄球从辉煌到没落

18.02.2014  22:10

金牛体育馆如今还能见到打保龄球的人

城北体院馆里的保龄球馆虽然还在营业,但是已经找不到当年的火热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赵雨欣 实习生 王亚楠 摄影 黄瑶)打保龄球曾经风靡一时, 是一项可与高尔夫媲美的“贵族运动”,如今却走向日落黄昏,连成都的大型保龄球馆都所剩无几。

今年6月,曾经规模最大的城北保龄球馆合同即将到期,或面临改建。据该场馆的负责人介绍,曾经鼎盛时期,日均收入可达5万元,如今惨淡经营,一年也不到20名顾客。

现状:

城北保龄球馆>>>

曾经规模最大 鼎盛时日营业额可达5万多

这曾经是成都最大的保龄球馆。”城北体育馆产业发展部部长张放指着眼前空当当的球道说。据张放介绍,城北保龄球馆建于1994年,是一位台湾商人投资投资建设的,签约20年。“当时他总共投资了4000多万,不止保龄球馆,包括整个体育场馆的其他设施。”张放说,建成时,这座保龄球馆共有28条球道,还在旁边设置了休息吧台提供酒水,“在当时来说,相当高档。

在张放的记忆里,场馆经营最鼎盛时期,工作人员都有三四十个,当时场馆领班一个月的工资就有500元,“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就可以达到5万多。”张放所指的“鼎盛时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打保龄球刚刚在内地兴起,是时下最时髦的娱乐项目。

当然最时髦的娱乐项目消费也非常昂贵,“大概40到50元一局,请朋友打一场球,大概要花掉1000多块钱,有时候还得提前预约才有位置。”张放说,这可以说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游戏,“这些球友有时候谈生意也会约到保龄球馆,所以那时候这个保龄球馆叫城北保龄球俱乐部。

20年合约今年6月到期 如今“半歇业

然而,如今的城北保龄球馆已经处于“半歇业”状态,只剩下12条破旧的球道,“客人来了还是会开,但球道磨损厉害,客人打着也不舒服。”今年6月1日,与台湾商人签订的合同也将到期,“我们已经递交了一份方案上去等待市政府审批,到时候看市政府咋个安排。

据张放介绍,最近几年场馆里来的客人一年都不超过20个。“其实从1996年开始就不行了,开始走下坡路。”张放说,大概是2004年,因逐年经营惨淡,那位台湾商人撤出了这个项目。如今,城北保龄球馆的工作人员也从几十个变成了7个,包括4个服务员、2个保洁员和1名机修工,这些人的工资算下来一年也得28万左右。

因为生意惨淡,城北保龄球馆开始改建,原来的28条球道被拆除了16条,面积从3000多平方米减少到1000多平方米。拆除的球道被改建成羽毛球馆和其他运动设施。“羽毛球生意非常好,现在可以说是羽毛球在‘养’保龄球。

张放说,保龄球球道维护也非常贵,“光是球道维护油就得400多块钱一组,一到两个月就得维护一次。”据张放介绍,这座保龄球馆已经运营了20年,很多老旧设备都有待更新,但随着保龄球运动的不再流行,制造商也开始转行,导致很多设备都买不到,不能更新换代。

巨民保龄球馆>>>

球友承包下的保龄球馆 如今老球友们仍爱光顾

据了解,成都保龄球馆最多的时候有30多家, 目前,成都市现存的大型保龄球馆已经所剩无几。据张放介绍,其中有金牛区还有一家比较特别的保龄球馆,“是几个球友承包的,叫奥林。”随后,记者来到了这家保龄球馆,这里已经改名叫巨民保龄球馆,经老板证实确实是球友承包下的保龄球馆。

来到这家保龄球馆,一个巨大的保龄球状建筑立在大门口外,门口张贴着保龄球馆机修工和服务人员的招聘。走进场馆,首先进入视线的不是球道,而是一片根雕,往里走才到达赛道。穿过根雕区,眼前20条球道光亮干净,球道口也设置了液晶电脑计分系统,在球道外还有球友们放置物品的储物柜。一位中年大叔正在中间的球道玩得高兴,手指扣住保龄球,手臂用力将求甩进球道。

据场馆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巨民保龄球馆还算运营得不错,“周末节假日生意比较好,每天都有一百多两百人。”球友赵先生就专程从绵阳赶来,“以前在成都天天都要打,现在家搬到绵阳,但我确实喜欢这项运动,所以每周开车都来耍。”赵先生从十年前开始打保龄,“保龄球馆多的时候,我们一群耍保龄球的朋友每周都换着场地打比赛。

分析没落原因 :

爱好者分流到其他休闲运动项目

今日下午,记者联系到另外一家保龄球馆的教练张晔,他曾于2002年获得亚洲保龄球比赛项目冠军。在他看来,时髦的消费运动,在没有新的刺激点时,就会被淘汰掉。“就像高尔夫等其他贵族运动的兴起,以及羽毛球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大众运动场馆的崛起,让当年玩保龄球的人转而玩起了其他运动项目,这是保龄球风光难再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打保龄球,对抗性不强,人不容易受伤,而且不受天气状况影响,不受参与人数的限制,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35岁以上人群是最多的,“保龄球不像网球、羽毛球等需要与队友配合,保龄球1个人也能打。”张晔介绍,年龄在40岁左右的人群,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不如年轻的时候好,但“他们的心态却比年轻人静得多,这恰恰是打保龄球必备的因素。”心静下来,不需要太多体力消耗,因此保龄球成为他们热爱的运动。但这群人也成为了固定的人群,“喜爱这项运动的,也就是经常来打球的那群人。

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时间、没精力、心不静”使得这项运动在年轻人群里并不盛行,张晔表示,“有太多的新奇事物,多元化的东西太多,使得年轻人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项运动中。同时,年轻人精力旺盛,对于这种太安静的运动,静不下心,所以并不太感兴趣”。

定位多有错误 “贵族运动”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建设一个保龄球馆少则四五百万,多则需要上千万,再加上日常的人员、保养、租金等其它费用,经营一家保龄球馆的支出不是小数。正是由于高支出,当初的保龄球挣得了一个“贵族运动”之名。披着“贵族”的外衣,保龄球经营者也有意无意地打出了“玩保龄,才时尚”的概念牌,打一局40元、玩一次成百上千元的高消费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然而,时尚热来得快也去得快,当时尚的追逐者改做其它运动时,保龄球馆的老板们再也无法阻止客源的流失。

张晔感叹:“在很多人眼中,保龄球是一项‘贵族运动’的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在国外,保龄球其实并不是‘贵族运动’,是它来到中国时被过度炒作,人们对它产生了误解。现在,保龄球的价格掉了下来,一般人都消费得起,但他们却都不愿意尝试了。”这使得保龄球运动的人数增长困难。

缺少传播和推广 600元就能订制属于自己的保龄球

在我这里,有400多个保龄球发烧友有属于自己的保龄球。”张晔介绍,因为每个人的手形不同,对保龄球的要求不同,“顾客可以根据自己手指的长度、距离,来订制适合自己手形和重量的保龄球,这样打起球来就很舒适。

同时记者了解到,保龄球对人体的心肺、四肢功能的健身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对喜爱健身运动的人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它可以锻炼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打保龄球只要姿势正确,全身200多块肌肉都能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玩保龄球有一种竞技的快感。另外,它不受天气影响,兴之所至可以随时娱乐。除此之外,它同时还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作用:

1.缓解、消除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2.不分年龄、性别,男女老少均能参与。

3.不管身体的强弱,只要通过努力均可获得高分,因此可培养和增强人的自信心。

4.弥补日常生活中和工作重负下的运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