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依法治市力抓四项重点 从社会关注热点入手

23.10.2014  09:21

    “明年起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对违法超标排污将‘按日计罚’。”10月14日,成都市环保局结合全市环保实际情况,对一些“钻空子”的本土企业发出“警告”。从社会关注热点入手,这是成都市依法治市“建公序”的举措之一。

    “建公序”,即维护经济社会公共秩序,是成都依法治市重点抓的四项工作之一。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和全省“首位城市”,成都着力在“一子落而满盘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用力使劲,以“1+2+N”梯度推进计划体系为框架,重点抓好“立良法”、“施善治”、“建公序”、“树信仰”四项工作。立良法“表决稿”圆满解决群众疑问

    9月26日,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表决稿),明确电动自行车须登记上牌,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的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电马儿”问题,有了明确的法规界定。

    立法的过程,是民主参与的过程。2013年12月26日,《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草案)》首次提请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成都市人大随即向社会各界收集意见;4月18日,“修改稿”提请成都市人大常委会二审前,成都又召开立法听证会,形成听证报告并提交常委会作为法规审议资料;6月10日“三审”前,再次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而成都市民最关心的过渡期限、过渡期满后“超标”车辆的处置等问题,在“表决稿”得到圆满解答。

    《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草案)》、《成都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等重点领域项目,今年纳入立法计划后,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以“立良法”为导向,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成都今年首次引入第三方参与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后评估工作,借助专业团队力量,推进科学立法;开门立法,举行立法听证会,使制定的法规充分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开展法规清理工作,完善领导干部依法办事制度机制。施善治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有了细则 “请问我的案子办理得怎么样了?”近日,成都市民赵某找到法院询问。“您可以打开‘成都法院执行网’进行查询。”法官提醒。系统平台显示,赵某的案件从立案到现在,法院执行人员已对被执行人实施了银行和房管查询、财产冻结和查封、拘留、讯问等11项执行措施。“这下放心了!

    在成都,以成都中院在全国首创“6+1”审判信息互联网一体化公开模式为代表,“晒司法”已成为日常工作流程。

    “坚持将法治贯穿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成都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11月1日,《成都市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将正式实施。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成都还坚持行政执法人员先培训考试再上岗执法。截至目前,已培训新执法人员1320人,678人接受考试;对单位聘用临时工和合同工执法开展清理,坚决杜绝临时工执法。树信仰市民解决纠纷首选法律途径

    家住成都市郫县德源镇新城佳苑社区的李先生前段时间遇到麻烦事:与前妻离婚时没有进行财产分割,再婚后回迁的房屋,所有权由他和前妻共有,导致前妻与现任妻子上演“夺门大战”。最后,他通过法庭调解,妥善处理了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的最新统计调查结果,有95%的成都市民首选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成都依法治市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树信仰”,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为此,成都将普法宣传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采取“法治大讲堂”、“法律七进”、“法治文化广场建设”等群众易于接受的生动形式,一批热心公益的法官、警察、教师、律师和退休人员自发成立“草根法治宣讲团”、“社区文明劝导队”等,让法治精神成为全民信仰。(记者 王怀 冉倩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