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才计划”253名引进专家在蓉创收超千亿
“成都磁场”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创业
卖掉在美国的别墅和汽车,告别年薪十多万美元的金饭碗,举家搬到成都生活,海归博士、海创药业总裁陈元伟带着他的团队,在成都创业已近8年。最近,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已进入临床前最后研究阶段,届时可为癌症患者节省一大笔治疗费用。
和陈元伟有着相同经历的“高精尖缺”海内外人才,在成都的创新创业之路也是硕果累累。
9月8日,成都市委组织部发布一组数据:“成都人才计划”引进的253名专家持有发明专利957项,所在企业 2014 年实现销售收入1400.23亿元,创造税收52.29亿元,创外汇收入9亿美元,为成都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才引才“高精尖缺”独爱成都创业
邹学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磁共振物理学博士,曾任美国通用电气医疗集团副总裁,2005年带领由20余名海归专家组成的创业团队,仅用21天时间,在一次实地考察后,便决定把自己的研发成果在成都高新区生根,创办“奥泰医疗”,研发成功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大孔径超导核磁共振医学成像系统。
“决策的过程没有比选太多城市,因为相较国内很多城市,成都仅科技资源优势这一项,就已非常具有竞争力。更何况成都高新区对科技企业,特别是对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的扶持政策非常到位。”邹学明透露,目前公司近百人的研发团队中,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人、国家高端外国专家1人和四川省“千人计划”人才2人,不乏知名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且比例过半,其中海归博士加上欧美专家达到43人,这些专家在GE、西门子和飞利浦等全球知名公司的研发岗位平均拥有15年工作经验,已让公司持有超导磁共振专业领域50余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创新国际化服务留人才
9月8日,“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这是全国首个由组织部门主管,以“促进人才发展”为鲜明主旨的新型社会组织,也是成都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和市场机制创新人才管理模式,推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现代化的重要探索。首任会长邹学明认为,“促进会”的许多会员本身就是成都市引进的专家人才,他们将鼓励带动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创业精神的“高精尖缺”人才来蓉创新创业。
据了解,“成都人才发展促进会”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党委、政府部分人才工作职能,以市场机制来实现高层次人才系统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成都市将根据“促进会”提供各项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向其购买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党委政府联系服务专家、市情和政治认同教育、课题调研、专家咨询、建立人才网站及其运营维护,以及各类招才引智活动。
华西都市报记者赖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