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警“四改六治理”让交通更畅通

15.12.2014  00:5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方炜)成都,将以怎样的精神面貌迈入新年?此时,“四改六治理”十大行动的全面启动,无疑将使我们城市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路更畅,将使我们城市在新的一年站位更高,发展信心更足,形象更美好。今日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获悉,成都市交管局全面开展“四改六治理”工作,强化路面秩序管理,强力整治摩托车、黄标车违禁入城,深化货车、出租车“定人定车”管理,落实五类车辆的长效治理措施,不间断开展交通“五乱”整治,形成常态化整治、长效化考核的交通秩序严管机制,消除一批习惯性交通违法行为。

聚焦路面、持续严管,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

深化落实警务区责任制。坚持引导全警聚焦路面管理,把有限警力放在对主要区域、重点时段、突出问题的日常管理中,积极开展有针对性交通违法整治行动,确保管理难点、热点区域交通秩序逐步转好。坚持开展以静制动的严管策略。借鉴人民南路华西医院片区交通组织优化的成功经验,在茶店子、世纪城等7个车站、地铁站增设30套固定电子警察,重点对乱停放机动车实施抓拍;科学设置占道停车泊位,先后撤除了影响交通的临时占道停车场点57个、泊位976个,调整临时占道停车场点27个、泊位276个。大力推行科技治乱等严管模式创新。正式启用交通违法视频监控中心,依托设置在136个重要路口、路段的600余套高清球型摄像机,采取人工远程抓拍、同步审核录入、实时短信告知方式,严管严处机动车乱闯、乱拐、乱穿、乱扔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净化道路通行环境。四是持续强化电动自行车、货车、出租车整治力度。组织警力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动自行车、出租车、货车、大功率摩托车扰民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实施有效打击。2014年1至11月,累计查处交通违法行为718.53万起,暂扣驾驶证8440本,吊销驾驶证937本,行政拘留1353人,教育111.58万人次。

道路挖潜、管理增效,进一步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在1至11月全市新上牌汽车56万辆、增长21%、汽车总量突破308万辆的严峻形势下,确保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始终处于平稳可控状态。着力治理传统规律性交通堵点。全面梳理城区传统交通节点和堵点的特征,通过开展“短平快”交通工程改造,创新设置跨线桥可变车道,将路口拥堵节点融入路网消化转换等措施,提高了人民东路路口、老南门大桥、二环路双楠路等传统堵点通行能力。大胆探索道路“提速缓堵”模式。为进一步提高在途汽车通行速度、缓解路网承载压力,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遵循“同一道路限速值基本统一,道路条件好、设施完善的路段适当提高,道路线型和道路条件差的路段维持现状”的原则,从10月25日起,以金融城下穿隧道为试点,分三批对中心城区部分道路提高限速值,最大限度发挥道路通行效率。不断提高交通运行状况掌控分析能力。依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立330个重点路段的视频巡查机制,按日、周、月开展分析研判,提高对道路交通运行状况的掌握能力,并探索开展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交通路况预报,方便群众及时掌握交通出行信息,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交通方式。着力完善交安设施管理维护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成都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地方标准,在中心城区16条进出城道路增设远端指路信息距离标志,提升交通诱导服务水平;细化制定了《告示标志、旅游区标志设置规定(试行)》,加强非交通标志的清理整治;强化交安设施、信号灯故障的快速发现和维护水平,提高规范设置水平。保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依托全覆盖的科技监控设备,依法严查严处侵走公交专用道的交通违法行为,推行中小街道“双单”模式,支持服务社区公交发展;精心制定地铁3、4、7、10号线等重大市政工程配套交通组织方案,最大限度减少道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