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舞台照进心灵 成都举办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展演

14.12.2013  00:45

石室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自编自演的心理剧。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3日讯(记者 代朗) 处于叛逆期的成长阶段加上繁重的课业压力、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等等因素,让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发生的惨剧近年来也屡见报端。然而,枯燥的灌输式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达性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展演,12月13日以“剧焦心灵放飞梦想”为主题在成都市通锦中学举行。当天还对优秀作品进行了表彰,这些作品以反映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家庭亲子关系等为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在剧中感悟成长,同时也是一次心灵涤荡和成长的过程。

据悉,为认真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拓展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推进成都市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的工作。今年8到11月,成都市教育局、教科院开展了“成都市第二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展评活动”。活动经过专题培训、学校创演、区县推荐、专家评审等阶段,最终共有77项校园心理剧获奖。

此次参加展演活动的校园心理剧目为5个,分别是成都市石室中学的《繁星点点》;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的《阳光男孩》、成都华建学校的《我的爸爸是鞋匠》、双流县西航港小学的《同桌的你》和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小草儿”也有梦想》校园心理剧。这一个个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由学生编、导、演的心理剧故事,充分展现了学生们鲜活的校园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每一位观众深深地感染、感动、感动。

校园心理剧是基于学生校园生活环境以特殊的戏剧化形式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所遇到的冲突、困惑与烦恼等情况编成剧本。”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校园心理剧鼓励学生自创、自编、自导、所有演员角色均由学生扮演,在充分自主自助的活动中,达成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成长的作用。“这样的表演真实、朴实,但却能引起人强烈的心理共鸣和内心思考,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看者都能受到深刻的启发与教育。

学生本色出演的过程对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次良好的心理辅导,就是一次心灵涤荡和成长的过程,这是校园心理剧的魅力所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成都市的中小学校积极实践这一模式,使得成都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真正达成让心理教育感染人、影响人、帮助人、引领人成长的目的,实现心理教育与学校育人文化的相得益彰。

当天,为了向成都市学生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为社区提供心理保健知识普及服务。成都市教育局还特别在活动现场外设置了5个心理咨询台,邀请了何平、黄立刚、杨伟等5位成都市的心理辅导专家,为老师和家长提供心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等方面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