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环路将成"会呼吸的道路" 能吸干路面积水

19.12.2016  09:33

  “海绵城市”示意图 本报资料图片

  将一桶水快速倾倒在地面上,顷刻间,水沿着地砖间的缝隙快速流下,不到半分钟,地面已无明显积水或水洼。

  通过强化路面对雨水快速渗透、存储的功能,达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功效——这是成都中环路“变身”海绵体所承担的重要任务。

  今年8月,随着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一场全域提升城市韧性的工作全面拉开。未来的成都,不只是道路,公园、绿地、社区、湖泊等都将成为海绵体。

  海绵型人行道

  增加两三成吸水能力

  今年6月,当整治一新的首段中环路“海绵人行道示范段”出现在市民眼前时,不少人发现,这条路跟传统的人行道都不一样:人行道地砖没有进行填缝处理,其缝隙呈上窄下宽的“喇叭状”。

  为了模拟大雨场景,工作人员将一桶水快速倾倒在地面上,顷刻间,水沿着地砖间的缝隙快速流下,不到半分钟,地面已无明显积水或水洼。这条示范段的“玄机”在地面之下——在由五层不同材料铺装的地下结构中,从上往下依次铺排了碎石层、渗水土工布、透水混凝土、级配碎石层等不同材料。雨水一旦流入地下,将快速渗漏。

  “与普通道路相比,这个结构的人行道下层增加了20%~30%的吸水能力;而在地砖与这个海绵结构之间,我们故意留出缝隙,便于雨水快速渗漏。”成都建工路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暗藏地面以下的海绵结构,人行道下面还设置有与市政雨水管道相连的雨水收集管道,“假如海绵结构‘吸不赢’雨水了,多余的雨水就会顺着管道排到市政管网中。

  工作人员打开一处预留井,地层结构一目了然——位于最下方的砾石层可增加30%的储水力;上面的中粗砂层主要起过滤作用;再上面才是栽种植物的种植土层。而在不远处,一个雨水花园已建成——花园中间的水池由雨水积蓄而成,四周地势形成一定坡度,由水生植物过渡到喜水植物。

  首条全部按海绵城市理念

  改造的人行道

  中环路地铁7号线道路恢复提升工程涉及中环路全线约42公里道路,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是该工程的亮点之一。第一阶段先行对具备实施条件的26公里道路进行恢复提升建设;第二阶段结合地铁7号线站点建设进度及时开展剩余16公里道路的恢复提升建设。

  “预计明年完工的中环路人行道,将成为我市首条全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人行道。”而随着地铁7号线的完工,预计到2017年底,整个中环将完成42公里的整治,“42公里长的城市道路全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打造,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市建委城建处相关人士表示。

  自去年以来,成都就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今年8月,随着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一场全域提升城市韧性的工作更是大面积拉开。

  今年成都将全面推进“5+2”工程。“5”即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工程、海绵型城市水生态工程、海绵型绿地工程、海绵型小区建设工程、海绵型道路工程,“2”即示范区工程和示范点工程。

  按照“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三年成型”的步骤,目前成都市建委已编制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项目库总计130个项目,总投资554亿元。

  其中,今年的重点是实施中环路人行道示范工程;启动圣灯公园、杉板桥公园、二仙桥公园、摸底河公园、金融城中央公园、桂溪生态公园等一批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每区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展三处黑臭河流治理、两处老旧院落改造、两条中小街道维护改造项目等。按要求,今后成都市市域范围内新建项目将全部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