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步走"战略重磅出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城市

12.12.2017  17:42

  

  成都市域5大功能区分区示意图 制图/李潇雪

  成都“三步走”战略

  STEP1

  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

  STEP3

  从2020年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STEP3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12月11日下午,中共成都市委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闭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全会不仅总结了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还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决定》《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学习新思想贯彻新理念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的决定》和《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全会还围绕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三步走”战略,并启动实施五大主体功能区战略。按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确定“三步走”战略目标

  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记者了解到,此次全会确定了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从2020年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全会强调,要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坚持用科学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发展,高起点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要以大历史观标定城市的成长坐标,确定城市战略定位。以大时空观从区域视角谋划城市格局千年之变,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大生态观将城乡作为有机生命体,构建山水田林城生命共同体。

  增强“五中心一枢纽

  重点打造六大主导产业核心区

  完成“三步走”目标,成都提出并确定了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的“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定位。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轨道交通六大主导产业核心区和老城片区、天府新区、空港新城三大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独角兽岛、无线谷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加快建设老城金融服务区、成都金融城、天府商务区,推进金融高科技园区、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环西南财大财经智谷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高标准打造天府文化标志和品牌,高质量发展文创街区和文创小镇,推进天府自然博物馆、天府文化国际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全面提高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别园区的合作层级,推进青白江欧洲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际足球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依托“一市两场”、国际铁路港等空间载体,加快建设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形成东南西北中差异化空间布局

  为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都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形成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模式。

  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范围包括简阳市、金堂县全域,以及天府新区直管区、龙泉驿区和青白江区部分区域。

  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范围包含新津县全域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双流区、邛崃市部分区域。高标准提升西部区域,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范围包含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全域和温江区、郫都区、彭州市、邛崃市、高新西区部分区域。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增强区域一体功能新支撑。范围包含青白江区、新都区、彭州市部分区域。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开创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新路径。范围包含高新南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全域以及高新西区、天府新区直管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部分区域。

  建高品质基础设施体系

  到2022年地铁运营里程超过600公里

  未来,成都将构建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现代化高品质基础设施体系,推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高快速路加密成网、慢行交通成带成网。到2022年,地铁运营里程超过600公里,形成“3绕15射”高速路网、“3环15射5联”市域快速路网、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网。同时,加快推进绿色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能源利用、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和海绵城市、地下空间等市政设施网络。全面提升文体设施水平,加快天府中心、天府奥体城、城市音乐厅、熊猫星球等标志性文创工程和综合性文体中心建设。同时,深化社区全域景观化创建,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原则规划布局均衡分布的小游园、微绿地、绿色开敞空间,到2035年人均绿地面积达22平方米。

  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完善“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到2035年绿色交通出行分担比例达85%。同时,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确保市民生活“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

  新总规修编幕后

  先后10次召开专家咨询会

  借脑国际国内顶级规划专家

  备受瞩目的成都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也在此次会议上通过了审议。这是成都市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规划范围为成都市市域,包括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都、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郫都11区,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5市和金堂、新都、大邑、蒲江4县,面积为14334平方公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总规的修编是成都在应对新形势和任务下应运而生的,学习借鉴了雄安新区、北京、上海等规划经验。在向专家借智慧上,先后召开了10次专家咨询会,邀请了刘太格(新加坡规划之父)、李晓江、林坚、石晓冬等国际国内顶级规划专家以及王浩、王成善、孟建民等6位院士共92人次对总规修编提出了意见建议。

  专家观点

  雄安新区规划技术牵头人李晓江

  成都新总规,让城市更宜居

  在雄安新区规划技术牵头人、京津冀协同发展咨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晓江看来,成都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充分借鉴北京总规经验的基础上,成都总规结合自身特征做出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主要有三大亮点。“首先是突出发展价值观转变,治理‘大城市病’,让城市更宜居。”李晓江说。从传统的GDP导向和生产导向走向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共享发展,这是国家新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新一轮总规价值观的重大转向。素有天府之称的成都,和国家诸多特大、超大城市相似,进入了“大城市病”爆发高风险期。而此次新总规,不论是提出“生态优先”还是“以人为本”,各种举措都表现了价值观的转变。

  在绿色发展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上,李晓江认为新一轮城市总规在落实国家提出的“五中心一枢纽”功能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四川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不仅有利于彰显成都的战略地位和魅力特质,更有助于推动成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同时,新一轮的城市总规也强化了区域协同,促进成都与周边互动发展。“从成渝城市群、四川省和成都平原城市群三个层面,新总规都针对性提出了差异化的区域协同目标和策略。”李晓江说,这无疑将会加强成都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促进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比如,在成渝城市群层面,强调成渝功能协同、空间重构,共同构建支撑西部大开发的城市共同体,建设成为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城市群;在四川省层面,发挥首位城市对川东北、川南、攀西、川西等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在成都平原城市群层面,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交通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强交界地区的统一规划管控,实现成都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系主任王伟

  成都人居升级新方略从城乡统筹到多维共生

  “与国家战略共生、与人民福祉共生、与自然山水共生、与历史文化共生、与区域邻城共生、与制度改革共生。”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王伟认为,新版总规体现出成都人居环境建设从城乡统筹向更为高阶的多维共生状态迈进。作为全国城镇体系“金字塔”的“塔尖”,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能否主动、有效融入国家发展列车将决定一座城市的命运。在王伟看来,新版总规中成都的国际意识与全球视野,城市“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特别是“五中心一枢纽”的聚焦,是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充分响应与落实,体现出成都对国家战略意图的清晰把握以及新时期国家战略大局中的责任担当。“针对‘五中心一枢纽’提出的一系列具体工程,也体现了当前总规改革向战略性‘上浮’和战术性‘下沉’两端加强的趋势特征,有助于建立城市发展共识和执行逻辑,从而保障一张蓝图绘到底。”王伟说。而此次总规,除了城市与自然山水协调发展,注重历史文化,与区域邻城协同发展等外,让王伟印象深刻的还有在民生规划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任务,很多城市就像一台增长机器,缺少对人本的认真关注和关怀。”王伟说,而新版成都总规,从各方面切入提出策略,将人民的诉求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实现住有所居,铁腕治霾,重拳治水,全域增绿,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等等,“衣食住行、健康安全等最具有温度的环节都有举措。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理念有创新内容有突破

  作为成都本土的专家学者,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的主任、教授戴宾,用了五个“突出”来评价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突出以人为本、突出顶层设计、突出历史使命、突出全面统筹、突出责任担当。在戴宾看来,与以往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不同,这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是在成都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列、中央对城市工作提出新要求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下开展的。因而本轮总规的编制更加尊重顺应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规划理念上有创新、规划内容上突破、规划方法上有改进,对成都城市未来发展既有战略引领性也有刚性控制性。在历史使命方面,戴宾认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是成都城市发展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是成都肩负的国家使命,将对未来城市发展带来战略性、全方位、深层次的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都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和作用。新一轮成都总规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确立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战略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新一轮成都总规就是落实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戴宾说。

  总规解读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胡庆汉

  明年开通地铁1号线3期力争3号线2期完成建设

  未来,成都将发展“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到2035年绿色交通出行分担比例达85%。对此,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胡庆汉告诉记者,成都是国内首个提出到2035年绿色交通分担比例达85%的城市,这个指标数据基于对中心城区深刻的研究和分析。他说,成都城区里的道路总量不到3000公里,要更好地缓解市民出行压力,需要依靠绿色交通体系,“绿色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和BRT以及慢行交通系统,占比85%这个指标的提出意义深远,看得出也是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做到科学规划、精准规划”。2018年,成都地铁将开通哪些新线路?胡庆汉透露,地铁1号线3期将在明年糖酒会前开通。此外,地铁3号线2期也力争在明年完成建设。而大量地铁线路的开通可能集中在2019年和2020年左右。

  在地铁上盖物业建设方面,胡庆汉表示,成都明年将大规模推进TOD模式落地生根,让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改变城市发展格局,做到站城一体化开发。“也就是说,出站时有小城,它既是生活的枢纽,也是文化的地标。

  成都市交委主任王翼刚

  成灌铁路、成德铁路或将再增发车频率

  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成都要建设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市交委主任王翼刚告诉记者,成都已有多条铁路实行公交化运营,下一步,成灌铁路、成德铁路或将再增加发车频率。他说,目前成都实行公交化的两条铁路线路,分别是成灌铁路和成德铁路。其中成灌铁路每天开通30对列车,发车间隔时间为22分钟左右。成德铁路每天开通22对列车,成都到德阳间隔时间半个小时左右,在高峰期,两个铁路线线网发车频率还将加密,“这两条铁路实行公交化后,深受市民欢迎,效果也很明显。

  他介绍说,实行铁路公交化运营后,成灌铁路客流增加幅度超过30%,而成德铁路,从德阳到成都的乘客增加了130%,特别是新都和青白江的市民到成都更加方便了,新都客流量增加300%左右,青白江客流量增加了200%左右。“铁路公交化运营没有统一标准,但相关专家总结、归纳了3个30原则,即发车间隔低于30分钟、旅行时间30分钟左右以及每天开出列车30列以上。

  他透露,下一步,成都还对成都市域及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做了规划,“到2020年,境内的七条铁路包括一条绕成都的枢纽环线将全部实施公交化,其中有西成高铁、成德铁路、成遂铁路、成蒲铁路、枢纽环线、成绵乐南线、成灌铁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成都市交委正与成都铁路局协商,在未来,将成灌铁路增加到每天60对列车,高峰时发车间隔时间缩短至十分钟一班,成德铁路计划增加到每天30对列车,在高峰期发车间隔时间为20分钟一班。

  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樵

  成都重大项目正持续推动川西林盘试点项目已启动建设

  此次全会涉及到的许多重要项目都与成都市建委有关,比如轨道交通、道路体系建设、绿道和慢行体系建设、天府锦城、十五分钟公共服务圈等。成都将如何推进?目前这些项目的建设情况如何?“这些项目投入非常庞大,并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积极推动这一系列项目,应打破传统思维定型。”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樵说。张樵告诉记者,目前,成都市建委正在从锦城绿道等项目中探索,将资源开发和项目推进整体统筹起来,通过优质资源的开发,形成优质资产,通过优质资产的运营来实现投资和营运的平衡。在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面,张樵透露,全市已全面启动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工作,“各区(市)县三级绿道系统建设相互衔接,协同推进,现在有部分成果已经建设完成并展现在市民面前,如三环路熊猫绿道示范段等。”同时,在川西林盘维护开发方面,张樵表示,目前,正根据林盘点多面广的特征,制定实施方案,通过梳理典型、代表的林盘加以保护,并已启动一批林盘示范项目建设。各区(市)县也结合特色镇建设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初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崇州打造了一个以竹编、竹艺为主题的林盘小镇,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林盘空间结合,非常舒适。”张樵介绍说。

  成都城投集团董事长郑尚钦

  打造大型体育运动综合体 天府奥体城初步规划选址三岔湖

  天府中心、天府奥体城、城市音乐厅、熊猫星球……一大批标志性文创工程和综合性文体中心将在全会后加速推进建设。成都城投集团董事长郑尚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天府奥体城的规划和建设情况。他表示,天府奥体城初步规划选址在三岔湖,将打造集水上项目、山地项目以及综合体育项目为一体的大型体育运动综合体。“整个天府奥体城定位为国际性的体育运动综合体,为今后成都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做准备。”据郑尚钦介绍,按照初步规划,天府奥体城占地85平方公里,其中水上运动部分占地40平方公里,山地项目占地33平方公里,大型体育场馆核心区占地12平方公里,“它是四川首个集水上、山地、综合体育项目为一体大型体育综合体,在全国来看也是处于领先水平的。”郑尚钦告诉记者,目前,天府奥体城前期规划选址和规划方案已基本确定,明年上半年将完成整体规划方案,并开始基础设施以及场馆建设。他还透露,根据规划,今后成都将实现“一城两区多点”的体育场馆分布情况,其中,“一城”为天府奥体城,“两区”为北部的国际足球中心以及南部的奥体中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殷航 谢燃岸

  原标题:到本世纪中叶 成都建成世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