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村庄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保护

30.12.2014  09:51

  温江区万春镇鱼凫村保存有宝墩文化时期遗存,大邑县鹤鸣乡新民村村庄内百年以上的桢楠、古柏树众多,蒲江县长秋乡石马村有唐代建造的摩崖造像58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近日,省住建厅公布第二批列入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上述三个村落列入名录,被确定为保护对象。

  今年5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4个部门启动了第二批四川省传统村落推荐上报工作。几个月来,成都市建委等部门认真进行乡野踏勘、调查筛选,择优推荐了成都市5个村申报传统村落,经省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成都市最终有3个村落列入第二批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

  市建委介绍,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纯朴的民风、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得传统村落古建筑风貌、民风民俗得以完整保留。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面临消失或遭到破坏,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温江区万春镇鱼凫村保存有宝墩文化时期遗存,有干栏式、木骨或竹骨泥墙式房址、竖穴土坑墓和灰坑等遗迹;大邑县鹤鸣乡新民村依鹄鸣山临斜江河而建,有以胡家院子为代表的传统川西民居建筑12000平方米,村庄内百年以上的桢楠、古柏树众多;蒲江县长秋乡石马村的漏米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代建造的摩崖造像58尊。

  据市建委介绍,下一步将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和“修旧如故”的原则,选取部分有示范意义的传统民居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外立面进行修缮,带动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另外对村落内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路、古井、码头、水渠、古桥涵等进行维修,对名木古树进行挂牌保护。同时统筹推动消防、防洪、防震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安全。成都商报记者辜波

原标题: 成都三村庄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