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大市场主体发展指标出炉 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
中新网成都3月2日电 (刘婷)2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最近出炉的《成都市2016年度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市场主体总户数、期末注册资本总额三大指标均仅次于深圳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新增注册资本仅次于深圳和杭州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成都各类市场主体整体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03个百分点。
“成都新登记企业质量提升、规模放大、结构优化,有力支持了‘稳增长、调结构’,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实了企业体量‘底盘’。”成都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成都从2014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登记市场主体已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1333户市场主体,即全国每新登记50家市场主体就有1家在成都。
成都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新登记数的稳定增长,既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吸引力和资源聚集力进一步提升,也表明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激发市场活力取得明显进展。
总投资130亿元的中植新能源汽车总部基地、总投资52亿元的中国数码港成都大数据产业园、总投资32亿元的航空动力产业园以及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2016年,成都引进工业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新登记户数也大幅增加,同比增长率达到76.52%。
成都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称,成都工业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集中度和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整合度提升,为成都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提供了强力支撑。
近年来,成都推出的包括商事制度改革在内的多项支持政策和服务举措受到外来投资人高度关注,并成功吸引大批外来资本入驻。仅去年一季度,就有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贝克休斯公司与日本永旺集团相继宣布入驻成都。
根据《报告》,2016年成都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和外方认缴注册资本分别达61.6亿美元和33.88亿美元。
成都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和营商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