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立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

25.03.2016  14:10

        25日,四川省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市召开成立大会。

        联盟联合组建了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博士工作站。

        中新四川网3月25日电 (王哲)25日,四川省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宜宾市召开成立大会。期间四川省首届园区产业创新发展协作联席会议同时举行。大会由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和四川宜宾市人民政府承办。

        成立大会上,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的研究型综合重点大学—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光宪当选为四川省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据介绍,其首批联盟各成员单位由在川30多所高等院校、20多家科研院所、政府科技和企业主管部门、10家投融资机构、产业园区和科技型企业等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共同组成。

        当天,会议围绕新常态下如何创新体制机制、科学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为企业创新、区域创新提供服务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李光宪说,加快构建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是加强四川省产学研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建立,必将对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整合产学研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推动四川省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四川大学专门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和校企合作基金探索和努力破解与地方产学研协同创新难题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四川省长期存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畅,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当前四川省正处于加快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面开启“十三五”发展征程,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打破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壁垒,深化产学研合作,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提升四川省企业、产业创新能力,非常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会议提出联盟要着力抓住“科技人才”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增进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科技人才、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合作,实现第一生产力的转化。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强化服务,促进优秀科技成果、资金拥有者、优秀管理人才的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把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落到实处。要强化多元利益共同体的观念,促进产学研联合,引导成员单位完成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的整合,实现价值的转换,将联盟建成一个多元利益服务机构。

        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是以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和联盟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突破共性技术瓶颈、研发重要产品、整体提升企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会上,联盟和四川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了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宜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博士工作站。

        另悉,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于1997年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43个委、办、厅、局、院共同发起并成功组建,由政协四川省委办公厅主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