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昆铁路让贤川师大

19.04.2016  21:42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昆铁路始终静卧在四川师院的校园外,关于它和川师院的故事,随着那远去的一列列火车渐渐模糊了。

  那是  1957年夏秋之交的一个晌午,晴空万里,骄阳似火。四川师范学院校内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顶着日头汗流浃背劳动着。他们知道,9  月份一到,新招的学生又将进校入住,所以他们得加快力度赶工程。

  这时,工地上忽然跑来一个人,老远就开始喊起来:“舒老师,学校要你去开个会。”  “啥子会?我现在正忙着呢。”“不晓得。好像是铁路局组织的座谈会。”  听说是铁路局的会,工地上那个正忙着和工人们一起劳动的瘦高个年轻人直起身,抡起袖管抹了一下脸,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声,又转身对正施工的工人交代了几句,便说:“那好吧,我马上就去。”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省教育厅委派下来的协助四川师院建校委员会基建工程质检的舒振国同志。  舒振国同志从川师院竹拱棚风雨操场工地现场风尘仆仆地赶到由成都铁路局成昆铁路施工指挥部在人民北路举行的座谈会会场时,看到会场内在座的许多人都是狮子山附近的各级单位的代表时,着实吃了一惊。他暗想,成昆铁路与我们大家有何干系呢?

  很快,他的疑惑便转化成了震惊。座谈会的主办方成都铁路局成昆铁路施工指挥部的负责人在会上公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规划中的成昆铁路将横穿狮子山。顿时,会场上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舒振国同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当成都铁路局出示了成昆铁路的施工图,并详细介绍成昆铁路的整体规划和具体走向后,舒振国终于确信成昆铁路将从建设中的川师院的游泳池到幼儿园一线贯穿,并把川师院一分为二。“这可不行,成昆铁路横穿川师院,势必将影响川师院的整体规划和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舒振国同志当即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而他也明白,在这个会场上,他个人的意见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把此事上报学校领导,由学校根据川师院的实际情况,出面协商才有挽回的余地。于是会议开完后,舒振国同志马上回到四川师院,直奔校领导办公室,将他在座谈会上得到的最新消息以及自己的想法悉数向领导作了汇报。

  此事引起了四川师院的重视。经过慎重的研究和讨论之后,学校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成昆铁路向南移出川师院规划地,改铺在狮子山的山冲处;第二,噪音繁杂的沙河堡货站向北转迁到成渝路以北。方案定下后,舒振国同志受命执笔将它起草成文件,经四川师院建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同志赵承休和四川师院副院长吉吉吉的审核之后,马上递交到中央教育部、铁道部。接下来是令人焦急的等待。学校一面等待中央对我校两个方案的回应,一面继续开展紧张忙碌的建校工程。

  不久成都铁路局方面有了答复。他们派专人来到四川师院院长办公室,表达了他们对此事的想法:铁路局希望能够买下划拨给四川师院的所有土地用来建设成昆铁路施工管理基地。对于学校另找新校址所需的费用以及学校已经建成的工程支出,铁路局作相应的赔偿。四川师院校方在听了铁路局同志的想法之后,断然拒绝了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因为这是一次没有选择的选择。假如川师院再次选择迁校,那么,当初到重庆和到成都的艰苦选址、当初在狮子山的“三通”和迁坟工作、当初艰苦奋力建起的大学校园……都将前功尽弃,所有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将付之流水。在物质上,川师院也许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可是,无数狮山人投入的感情、挥洒的青春和汗水还能补偿吗?  更何况,此时的四川师院还有更大的苦衷。因为下一届的招生任务早已规划好,9  月份一到,新招的这批学生又将入校。学校之所以正夜以继日地进行着基建工程,为的就是妥善解决学生入学的问题。此刻假如选择迁校,在短时间里根本无法解决校舍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川师院的教学计划。这是一次艰难的谈判,但川师院笑到了最后。

  在四川师院的据理力争下,铁道部也充分考虑了川师院开学在即的实际情况,双方最终在一定程度的妥协情况下,采纳了四川师院的两个方案,即把沙河堡货站迁到距离川师院  2公里之远的成渝路以北;而原横穿川师院的成昆铁路线则向南移  300~500米,完全改铺在川师院校园之外。

  1958年,移线之后的成昆铁路正式修建。通车之后的第一辆火车轰隆隆地自远而近,绕过川师院,呼啸而过,拉长的汽笛在川师院校外的上空飘荡了一下,终于又消失在茫茫无际的天宇之中……

  据说后来“文革”时,铁道部曾将收买整个川师院的旧事再次提出,但终究未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成昆铁路始终静卧在四川师院的校园外,关于它和川师院的故事,随着那远去的一列列火车渐渐模糊了。每当又一辆的火车呼啸而过的时候,在小孩子们唧唧喳喳的问询声中,深藏在老一辈狮山人心中的回忆仿佛又鲜活起来,风将故事愈传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