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眉资同城化如何实现?专家学者这样说

17.01.2020  12:42

  川渝合作,无疑将是四川2020年的关键词之一。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并把它定位为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靠“双核驱动”。具体到西端这一核,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是其中要义之一,这也是不久前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全省新一年工作提出的要求。同城化如何实现?新年伊始,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内外专家学者。

   本期话题

  成德眉资同城化如何实现

   受访专家

  陈耀中 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

  伍新木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汤继强 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

  臧文斌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陈耀

  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

  ●不管是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扩散,还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可圈可点

  汤继强

   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

  ●成渝地区双核驱动中的“双核”,不能简单理解为成都、重庆两座城市,而要看作以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共同形成的一个更大的经济单元

  伍新木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不管难易,交通同城化这项工作都应该给予最高的优先级

   臧文斌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借鉴长三角地区经验设立这样一个机构,由省级层面牵头,组建同城化“领导小组+推进办公室+专责小组”三级联动协调架构

 

  再认识

  从“双城经济圈”看

  为什么我们需要成德眉资同城化

  记者: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更强调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有观点认为,做强双核驱动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西端这一核,会更多指向成都市。

  汤继强:这种理解不够准确。成渝地区双核驱动中的“双核”,不能简单理解为成都、重庆两座城市,而要看作以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共同形成的一个更大的经济单元。

  具体到成都,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就有利于形成这样的单元。如果单看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我们会发现,无论经济还是人口总量都是有差距的、不够均衡,这显然不利于“双核驱动”。而如果将成德眉资视作一个经济单元的话,人口和经济规模都和重庆大体相当,更有利于统筹协作。从成德眉资内部看,同城化发展也是一个多方共赢的过程,一方面让德眉资3市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也以柔性方式突破行政边界的“铁桶”,在事实上扩展了成都市的经济施展半径。

  伍新木: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背后也有成渝地区的现实情况。

  具体到区域内部,成都和重庆在成渝地区是“双核独大”,但其实和沿海地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相比,实力还是有差距,对内是独大,对外不够大。两个城市自身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整合能力,进一步做强中心城市。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就是让成都“吃饱”的举措之一。否则过早谈带动辐射,结果只能是“带不动”。

  记者:此前我省提出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怎么理解“一体化”和“同城化”的区别?

  陈耀:可以把它们理解为都在追求区域协同发展,但程度有所差异。一体化发展最终会指向同城化发展,但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实现同城化——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发展基础。像广州和佛山最近就提出要编制广佛同城化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他们为什么能实现同城化?就是因为有基础,产业联系紧密,空间距离也很近。回过头看成德眉资,显然也有类似的同城化发展条件。

  再出发

  当制约同城化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

  我们该如何啃下“硬骨头

   ●现状与挑战

  记者:几位专家都曾在成都做过相关调研,怎么评价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现状?

  臧文斌:2019年,我和其他研究人员一起调研了2个多月,主题就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整体来看,这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初步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明确合作重点、全方位交流、交通同城化、产业协作、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建立6个方面,都有明显进展。

  陈耀:恰好去年我才来过成都,还去资阳市雁江区看了当地和成都一起搞的医联体改革——让三甲医院的医师到周边城市去挂职,带动当地医院发展,当时我就感觉做得非常不错。不管是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扩散,还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可圈可点。

  记者:当前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臧文斌:一个总体判断是,随着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如今逐步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一些影响和制约同城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列出了7个方面的具体问题,比如政策的协调性和配套性还不够、规划体系还不完善、产业区域协作格局层次还不高、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还需提高、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比较薄弱等。

  还有一些问题可能涉及顶层设计层面,成德眉资4个城市,深层次的、常态化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比如,交通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4个城市还没有编制综合交通同城化发展规划,目前规划“各自为政”;部分管理体制也还需进一步理顺。像在成都,铁路、市域轨道、城市轨道等规划建设分属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等部门,而在德眉资3市则由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负责,部门不一样,自然对接途径不太畅,效率也不够高。当然,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时间还不长,这些问题都会在发展中逐渐得到解决。

   ●对策与建议

  记者: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先易后难”,从实施条件相对更成熟的交通建设等做起。也有观点与之相反。对此您怎么看?

  伍新木:推进同城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简单地以难易度来决定先后。不过在某些情况下,“难易”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像产业政策、公共服务标准等方面,德阳、眉山、资阳和成都的差距比较明显。在这些方面追求迅速实现“同城化”、一致化,难度很大甚至可以说不具有现实操作性。这就需要“先易后难”,从能干的、具备条件的事情入手,而不是一味“硬碰硬”。

  另外提到交通同城化,不管难易,这项工作都应该给予最高的优先级——它毕竟是一项基础工作。

  记者:同城化过程中,在不同市之间进行协调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它有什么经验可供参考?

  臧文斌:我们去长三角地区调研,看到安徽、浙江、江苏和上海联合组建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上海,还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重大事项拍板、推进落实、利益协调等工作都有了常态化的推进协调机制和固定载体。

  我们可以借鉴长三角地区经验设立这样一个机构,由省级层面牵头,组建同城化“领导小组+推进办公室+专责小组”三级联动协调架构,统筹负责同城化发展的各项事宜。这样从省级层面有力统筹,比起单靠4个城市签订双边或多边框架合作协议来推动,自然更有效、更有力。

  从规划方面来看,能否探索把4个城市“放在一张图里通盘考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等方面,从省级层面制订同城化发展相关规划,明确区域总体定位与功能布局,减少区域资源整合的低效和产业布局重叠带来的同质化竞争。对地方来说,如今各地都在着手编制“十四五”规划,可以此为契机做好同城化的超前谋划和衔接。

  此外,我们考虑能否探索建立同城化产业合作试验区,通过这个平台来探索跨市域重大项目投融资和土地要素资源统筹配置的协调和利益共享机制。

  伍新木:至少未来1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然朝着高度融合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以成都为中心的经济圈,不会是独立于重庆之外的“小圈子”。因此,即便省级层面同城化发展规划暂时还没出炉,各城市做相关规划时,在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上一定要有这个预期,避免“走弯路”。

  记者:同城化涉及的各类协调中,区域利益协调又是“难中之难”。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汤继强:能否探索在干部考核的“指挥棒”上做文章,把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对相关干部的考核,不单考虑其对某个市作出了多少贡献,而是把其对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贡献大小也纳入考核指标中,推动干部从整体而非行政区划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记者 熊筱伟 制图 朱濉)

责任编辑:蒋燕 分享阅读
成渝有多近? 四个细节读懂成渝“靠近”
原标题: 成渝有多近? 四个细节读懂成渝“靠近” Sc.Chinanews.Com.Cn
成渝上演“双城记”,内江准备如何登台唱戏?
  1月7日,内江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新华网四川频道
央视快评: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原标题:【央视快评】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News.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