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品油迎八连跌 专家称国际“阴谋论”难成立

14.11.2014  12:10

国际油价又现大跌。1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下跌3.85%,收于每桶74.21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3.06%,收于每桶77.92美元。

随着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国内成品油价格14日又将迎来新一轮调价窗口。多家咨询机构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将首迎“八连跌”。

欧佩克不着急减产

美国能源信息署12日发布的短期能源报告指出,2015年布伦特油价的均价为83美元,该预期较之前的价格下调18美元。报告还指出,美国10月原油日均产量约为890万桶,预计12月美国原油日产量将超过900万桶。

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将于11月27日举行部长级会议,市场关注欧佩克会否宣布下调产量上限。但科威特石油大臣10日明确表示,他不认为欧佩克会在此次会议上决定减产。另外,沙特石油部长在对墨西哥的访问中表示,沙特希望原油市场稳定,原油价格战毫无根据,但他并未提及沙特在此次会议上的立场。

之前,沙特阿拉伯3日表示将调低向美国出口原油的售价,并同时上调出口至亚洲和欧洲等其他市场的原油价格。在此前的四个月中,沙特连续下调了对这些市场的出口价格。此举是否为了争夺美国市场份额呢?

一直以来,美国都是沙特的原油出口大国,美国自身生产的大多是轻质原油,只能供给国内轻质原油炼厂,而美国自身缺少中重质油,而沙特主要向美国出口中重质原油。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对人民网记者表示,沙特阿拉伯降低出口美国的原油价格,不能说是为了抢占美国市场份额。“由于欧佩克的石油价格与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简称WTI)、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联动的,WTI、布伦特的价格低,欧佩克的价格自然也就低”,他说。

同时,董秀成指出,现在很难判断说一年以后或者两年以后油价是什么样的走势,但是,今后几个月,或者短中期,油价低迷的现象应该是不会改变的。

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短期能源报告也表示,未来油价的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欧佩克是否调整产量,尤其是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态度,以及油价大跌后美国页岩油的产量。

国内成品油价格将首迎“八连跌”

自2013年3月成品油新定价机制以来,国内市场加强了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联动性,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进行一次调整。

据金银岛测算,截至11月13日第九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3.68%,汽柴油对应下调幅度170-200元/吨,调价时间为14日24时。“但是,因市场连逢下跌,考虑社会等方面因素,预计本轮下调幅度或将在120-150元/吨。”金银岛成品油分析师于金波表示。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谢萌萌也表示,虽然原油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库存过剩的局面将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原油需求乏力仍将持续。

国际油价暴跌是政治阴谋还是市场行为?

不可否认,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对于俄罗斯、伊朗等出口导向型国家打击最大。有分析认为,国际油价大跌让美国消费者有了喘息的空间,也达到了刺激消费、刺激经济的目的。同时,美国制裁俄罗斯使得欧洲经济再次出现衰退迹象,间接又打压了欧元的货币地位,欧洲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成本在增加。从历史规律来看,在美国选举来临前,原油价格往往是下跌的。另外,对于沙特而言,目前也没有提出要限产保价,这说明,对于目前的低油价,沙特是可以承受的。

这就容易让人觉得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背后或许是有人操控的。“美国、沙特联手制裁俄罗斯、伊朗等国家”的“阴谋论”顺势而生。

但是,董秀成却坚决否认油价下跌“阴谋论”。他指出,影响油价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金融,地缘政治等,最核心的仍然是市场供求关系。

“油价走势比如对我来说是有利的,就往前推一推。目前油价下跌,对于美国而言,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同时还打击了俄罗斯,这符合美国的国家政策,美国则顺势而为。我觉得要把它说成是阴谋,恐怕不是很合适,” 董秀成表示,“而且,油价是把双刃剑,比如对于美国来说,美国也是一个油气大国,对俄罗斯可能产生一定压力,但是对美国、沙特来说也构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文章来源:人民网 网站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