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新鸿社区老旧院落引入专业车辆管理公司

05.10.2014  16:27

    从10月10日开始,成都市成华区新鸿社区引进的专业车辆管理公司将到岗了,居民停车难、停车乱的现象将得到很大程度缓解。20多年的老小区,从路面坑坑洼洼到平整靓丽,从居民漠不关心,到自发成立志愿者队伍,短短一年多时间,成华区充分听取和尊重居民意见和发挥群众参与院落改造、社区管理,在新鸿社区探索出了一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之路。

    院落环境咋改造

    坝坝会上来投票

    新鸿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由拆迁住户、单位福利分房和住区单位组成的这个小区,面积0.25平方公里,住户3170户,居民将近1万人,小区环境一直是居民反映的最大的问题。

    “新鸿社区以前由5个独立的生活小区组成,每个小区有独立的围墙,导致社区交通非常不便。”成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开始改造老旧院落时,决定拆除围墙,建立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标准和设施。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发现群众有很多意见,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

    “这是个民生工程,改造的过程中,我们遵从了‘先自治,后整治’的原则,充分地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发动他们全员参与。”在对社区环境改造前,新鸿社区街道办的工作人员采取了上门走访、网络征集、问卷调查和坝坝会等方式来收集群众对环境改造的意见。

    新鸿社区居民刘国伟回忆,“针对要不要拆小院落的门,当时大家意见很多,没办法统一,连我都参加了三次坝坝会,在会上举手表决了的。最后大多数人支持拆掉小院落的门,5个小院落合并成了一个大院落。从那以后,社区的规划就整齐了,停车位多了,门卫少了,交通方便了。

    道路也是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社区刘婆婆一直对下雨天感到非常头疼,“我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以前每次到了下雨天,小区里就坑坑洼洼,很多积水,一走出去溅一身的泥水。”在成华区实施的老旧院落改造,从前的水泥路整改成为平整宽阔的沥青路,解决了居民们生活上的一个大问题。

    社区书记蔡丽告诉记者,自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他们问需、问计、问效于群众,无论道路整修、院落整治还是社区服务管理,都和社区群众有商有量,得到了居民的充分认可。“我们已经引进了社会组织和专业团队参与社区管理,有车辆管理的专业机构,9月已经签了合同,10月正式开始服务于居民,一种新的、专业化的、智能化的车辆管理服务体系已经搭建成,将让居民生活更为舒心。

    大情小事欢迎“吐槽

    连心驿站调解矛盾

    小区环境治理,道路优化,新鸿社区改变了过去乱糟糟的局面,完全扭转了大家对老旧社区“脏乱差”的印象。不过,看得见的道路的问题好解决,看不见的居民的素质如何提升呢?

    在成华区,很多小区院落里都能看到“连心驿站”,或是一间房,或是一个亭子。去年4月,社区陈女士怒气冲冲地来到新鸿社区连心驿站服务点,找到了值班的社区书记蔡丽。“我弟弟太不像话了,凭什么不让我母亲搬到我家里去?”蔡丽闻言,先是安抚了陈女士的情绪,然后耐心地听陈女士讲述她与家住新鸿社区的弟弟陈某之间关于在谁家赡养母亲的矛盾。对情况作了进一步了解后,蔡丽分别找到当事人谈话,又将他们请到连心驿站,普及继承法的相关知识,“老人的去留问题,应该首先考虑老人自己的意愿。作为子女,你们要尊重她的自主权。”最终老人选择与儿子一同居住,陈女士也心服口服。蔡丽说,连心驿站发挥了党员志愿者、社区司法工作者、专业律师的作用,当起居民的“和事老”,不管大情小事,居民有了咨询、倾诉甚至发泄的地方,居民的矛盾自然地就化解了。

    以“连心驿站”为阵地的志愿者服务机制,真正把社区居民的心连在了一起。新鸿社区相继组建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8支志愿者服务专业队伍。“在我们社区登记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了900人,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0.9%,其中活跃在社区、具有法治工作经验的志愿者不低于100人,起到了优化社区志愿者服务结构的作用。”蔡丽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