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在全市率先建成首个数字方志馆

22.12.2014  00:3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明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今(21)日成都市成华 区数字方志馆已建成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民只需轻点手中的鼠标,便可足不出户浏览查 阅成华区的“前世今生”图文资料。这标志着该区已全面完成了“五书一馆”建设,并 成为全市首个利用数字化平台建成的数字方志馆。

  记者登录成华区门户网站,点击进入成华数字方志馆注意到,方志馆设置了地情平台 、成华图志、方志园等栏目,目前共收录了《成都市成华区志(1990——2005)》、《 人民塘村志》、《成华北改纪事》等15部志书、年鉴、地情文献。“为方便公众获取成 华地情信息,我们结合当前数字化时代公众的阅读习惯,将建区以来编纂的各种文献书 籍、图片搬到成华数字地方志馆,市民无需跑图书馆应能在网上欣赏辖区人文风貌,了 解成华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状况。”据成华区地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15部文籍共计 约800万字,6千余张图片,其中有5部文献图书是今年编纂出版发行的新书,也是首次公 开与读者见面。

  据了解,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成华区不断加大区情文献编纂力度,今年年初提 出了编纂打造“五书一馆”的工作目标。其中《成都市成华区志(1990—2005)》是成 华区的第一部志书,全书共80余万字,150余幅彩色图照,全面记载了该区的自然、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研究、认识成华的 重要历史文献。在“北改”三年见成效之际,该区集中力量编撰出了《成华北改记事》 ,该书以成华“北改”的战略布局、交通先行、文化注魂、产业立城、生态宜居,民生 典范为内容,全书约10万字,收录了360余幅图片,全方位地介绍了成华区启动“北改” 以来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人民塘村志》全面记述了圣灯街道所辖的人民塘从一个行 政村到城市社区的80年(1934—2014)发展演变历程,该书作为存史、资治、教化的文 献保留下来,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数字方志馆的建成开通对促进我区 地方志工作常态化开展提供了及时的资料信息保障,使地方志工作能够更加快捷地服务 于我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对方志文化需要。”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