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世界“双遗产” 蜀道得闯几道关?

07.04.2015  12:20

蜀道鼓城山。图片由省住建厅提供

  近日,蜀道正式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

  “蜀道何时能成为中国第5个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蜀道申遗”牵头单位、四川省住建厅透露,力争2017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申报文本。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申遗”这条道路上,蜀道究竟要迈过几道关?

  A缘起

  权威建议:申报双遗产更能体现蜀道价值

  两年前,蜀道一直局限于文化线路遗产申报——直到两位专家的到来。

  2013年11月,国际生物学界权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原外方主席约翰·马敬能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生物科学联盟中国国家委员会原主席汪松先生到蜀道考察。当地修筑于悬崖绝壁间的栈道、道边林立的古柏、繁衍栖息的珍禽异兽……这一切都强烈吸引着两位生物学泰斗。“蜀道翻越了崇山峻岭,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马敬能和汪松两位专家郑重建议,蜀道完全符合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标准,申报双遗产更能体现其价值。

  他们的观点,为蜀道申遗提供了新思路。2014年5月,我省正式启动蜀道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工作——若申遗成功,我省将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及蜀道的世界双遗产省份,世界遗产数量也将跃居全国首位。

  申报双遗产,反倒更“省时”。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每年最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2个申遗项目,其中1个必须是自然遗产或者双遗产。目前国内“排队”申报文化遗产项目达45个;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门槛”颇高,“排队”项目相对较少。

  B第一关:提交预备清单并已顺利进入预备名单

  蜀道申遗的第一关,是提交预备清单。

  什么是预备清单?参编专家之一、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风景师罗晖介绍,预备清单包括申遗项目范围、名称等内容。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对蜀道价值的初步认定,提出满足世界遗产的标准。

  罗晖介绍,世界遗产共有10项标准(自然遗产4项、文化遗产6项),申报项目若被联合国审定满足至少其中一项,就可申报成为世界遗产。而要入选双遗产,则需满足自然、文化遗产标准各一项。

  蜀道究竟符合哪些标准?省住建厅为此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专家组和有关科研院所迅速开展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工作,走遍省内28个区县,同时经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数十位专家反复研讨,提出蜀道符合古代中国两河文明交流融合的杰出范例、中国中部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带与濒危物种栖息地等6条标准。

  历时近半年,蜀道申遗的预备清单得以完成。近日,该清单已经住建部初审,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蜀道由此进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预备名单。申遗第一关,顺利通过。

  第二关: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价预计年内完成文本

  预备清单送交后,就是编制、递交世界遗产申报文本。

  申报文本是摸清蜀道范围内各项资源家底,评估其与世界遗产标准的符合性,以便联合国专家“按图索骥”进行评审。“我们提出蜀道符合6条世界遗产标准,现在要找充足佐证。”罗晖说。

  这项工作,艰辛却充满惊喜。

  3月9日,蜀道范围内的荔枝道,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近20名考古及历史学家,奋力拨开杂乱荆棘,突见一幅刻在巨石上的铭文。专家们识读后发现,这篇刻于公元1109年的《紫云坪植茗灵园记》,记载着宋代王氏兄弟到万源种茶的故事。它由此成为国内发现最早记述种茶的摩崖石刻,为蜀道曾经作为出川通道提供了重要物证。皇柏林、白衣古镇……通过摸底,蜀道自然、文化资源不断得以发掘。

  省住建厅负责人介绍,该工作已分为文化遗产资源与价值评价专题,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价值评价专题,野生动物、植物名录专题,景观资源与价值评价专题4项同步推进,预计2015年内可完成申报文本。

  第三关: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并从制度上支持

  完成申报文本,还需3个附件:蜀道总体保护规划、环境综合整治大纲、保护管理办法。这背后关注的,则是如何还原并保护蜀道真实性、完整性。

  由于历史原因,蜀道保护一度未得到应有重视。在某旅游热门地段,一条仿古小径袅袅绕绕地延伸向前,而真正的蜀道却湮没在半人高的荒草中,没有任何标识。“蜀道上的石板,常常被当地农民拿去修了猪圈。”罗晖表示。

  综合整治,就是要还原蜀道本来的模样。和景致不符的瓷砖墙壁,拆除;被挪作他用的蜀道石板,追回;破损坍塌的古迹,恢复遗址……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各市州可“自行其是”,而要按环境综合整治大纲的统一标准进行,以免恢复不当、破坏资源。而制定总体保护规划、保护管理办法,将从制度上给予保护。3个附件也将于2015年完成,随后将以此为指导开展各地综合整治、保护工作。

  “准备工作足够扎实了,才会提出正式申请。”上述负责人表示,计划2017年完成各项工作,正式递交申报文本并接受联合国专家现场评估,预计将在2018年提交世界遗产委员会审定。

  蜀道申遗“名片

  ●遗产地名称:

  蜀道

  ●申报类型:

  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所在地:

  提名地涉及四川省的6市22县(市、区),包括广元市昭化区,朝天区,利州区、剑阁县,青川县,旺苍县;巴中市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巴州区、恩阳区;绵阳市梓潼县、游仙区、三台县、江油市、平武县;德阳市罗江县、广汉市、绵竹市;南充市阆中市;达州市万源市、宣汉县。

  ●面积:

  核心区面积3827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3140平方公里。

  ●突出普遍价值的阐述:

  提名地处在四川盆地北部和大巴山脉及其南麓盆缘地带。大巴山脉既是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与蜀地交通的天然屏障,也是地貌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复合地带。提名地覆盖国家级、省级保护地19个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个,既是世界自然基金会 “全球200生态区域”之一,以及中国优先保护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的秦岭山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的秦(岭)巴(大巴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蜀道文化遗存的主要分布区。

  ●文化遗产包含:

  古栈道遗存:保存基本完好的5段,合计4公里;以石板路为主的古路段24段;古桥梁21座;古关隘8处。

  翠云廊―皇柏林遗存:保存完好的驿道古柏 (100年以上)11750株,延绵200公里。其中:秦代至唐代古柏505株、宋代至元代古柏4984株、明代至清代古柏6261株。

  保存完好的唐代为主的大型摩崖石刻与石窟群18处,大型寺庙14处。

  保存完好的三国时期至清代大型古建筑群(书院、祠堂、村落等)13处。

  保存基本完好的明代至清代为主的古镇与古城5处。

  以上遗存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5处。

  ●自然遗产包含:

  中国北亚热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带和一大批极危、濒危、易危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包括高等植物3000余种,脊椎动物超过462种。已知的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珙桐等6种,Ⅱ级保护植物有台湾水青冈等11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豹、云豹、羚牛、绿尾虹雉等13种,Ⅱ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大鲵等59种。

  全球水青冈属的分布中心。作为北半球落叶阔叶林的重要建群种,全球水青冈属有11种,提名地有5种,拥有全球唯一的、同时也是面积最大的水青冈属原始森林。

  罕见的自然美地带。峰丛、洼地、石林、峡谷和溶洞的巨型石盾群、溶柱群、白钟乳石帘奇观等喀斯特地貌多样性与生态类型多样性、孑遗种巴山水青冈红叶森林的复合景观。

  我省世界遗产家底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

  黄龙:世界自然遗产

  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