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的“人才观”

15.08.2016  22:08


  【学习进行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句话,习近平近来多次强调。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他再次指出:“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英才”?如何将他们吸引过来、凝聚起来?习近平对此有一系列高瞻远瞩的论述。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系列之《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的“人才观”》,为你解读。


  “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七一”讲话中,习近平连用“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等词汇,大力号召“广开进贤之路”,可见人才问题在他心中的分量。

  求贤若渴,引而不竭

  “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我们有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要把最好的资源凝聚起来,发挥各类人才的智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

  “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

  自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至2016年5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反复讲到人才问题。

  求贤之心,可见一斑。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重视人才,如何用好人才是关键。对此,习近平2013年在沈阳考察时,提出了“尽最大力气”的要求。

  如何“尽最大力气”?

  习近平提出“三要”:要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加大改革落实工作力度,就要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就是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必须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重视成功,宽容失败

  2014年,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

  有资料显示,科研创新成功率仅有10%左右,创业成功率同样很低,创业企业的成功率仅为20%左右。这说明,创新创业,失败乃是常态。

  创新艰难却势在必行。鼓励创新,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

  为此,习近平提出“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

  2012年,我国开始实施“万人计划”,旨在发现、培养和使用国内高层次人才。该计划是与国家“千人计划”并行的国家人才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本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他们更宽松的环境开展创新创业。

  4年来,“万人计划”成效卓著。首批199名青年拔尖人才,入选不到两年,就有84人获得国家级和世界级重要科研奖项,占42.2%;有163人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占81.9%,成绩喜人。 



  不拘一格,善用奇才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如何评价人才?学识渊博,堪当大任者自然是人才。在习近平眼中,那些身怀绝技,术业有专攻的“奇才”“偏才”和“怪才”同样是人才。

  他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

  如何让“奇才”“怪才”在争流的百舸中一展所长?习近平要求:“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四要”,要采取特殊政策,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探索网信领域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机制。

  特殊政策、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一针见血,抓住了“”和“”,“纲举”自然会“目张”。

  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

  居高望远,广揽博用

  中国是科技人力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其中不乏顶尖人才。

  习近平破解这个问题的思路是,站在世界之巅选人才。

  “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习近平如是说。

  他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强调,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大力培养国内创新人才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热忱欢迎外国专家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高端人才正在加速向我国汇聚。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留学归国人员仅有2万多人,2015年达到40.5万人。还有越来越多的外籍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来中国工作。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一个惜才爱才的国家必然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习近平说:“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