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在歌舞中洋溢 重建在砥砺中奋进

12.02.2014  17:34

  2月8日,农历正月初九,圣洁的白雪早已将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场镇周围变成了冰雪的世界。这一天,是硗碛藏族同胞藏历木马新年上九节;这一天,也是这里五个藏寨最为热闹的日子,每个人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面带着幸福喜悦的笑容。

  这幸福,不仅有香甜的蜂蜜酒,也有灾后重建的如火如荼。这微笑,不仅饱含着人们对各级党委、政府对宝兴重建美丽新家园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感恩之情,更汇聚着5.8万宝兴人民知恩感恩、朴实热情、自强奋进的不屈精神与情怀。

  精彩演出

  重建不忘感恩情

  “切嘛唔结……”8日上午10时许,当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狮灯、龙灯、牛灯展现于人们眼前,平日里始终给人静谧祥和感觉的硗碛场镇,一下热闹了许多。

  带着新年的祝福,相互道上一声问候,愈来愈多的人们汇聚于赶赴盛会的队伍中,于多声部民歌歌声的簇拥下欢快前行。而队伍中色彩斑斓的藏家服饰,更是将涌动的人潮变成了一条绚丽的彩带。

  队伍中,今年20岁出头,身着一件崭新手工白色羊毛衣、头戴狐皮帽、胸挂尕屋(藏族男子挂在胸前的藏式配饰)、腰缠手织花带的巴绒就是其中一个。

  巴绒去年大学毕业,感激于震后来自各级党委、政府对宝兴灾区群众的关怀;感动于震后满目疮痍的家乡迅速恢复昔日的活力,当远在成都的他听到家人已在春节前搬进新家的消息后,征得家人的同意,毅然放弃了在成都已联系好的工作,回到家乡的硗碛中学当上了一名代课老师。

  巴绒说,做出这一决定时,并无别人所想象的那么艰难,反而是那么迅速、坚定和畅快。因为在他看来,自己作为一名宝兴人,作为一名硗碛藏乡人,有义务也有责任,投入到当前如火如荼的灾后重建中,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应尽的力量。谈话间,不远处的硗碛藏族乡民俗文化广场内,精彩的节目正一个接一个登台亮相,身着盛装的演员们,用青春和激情于舞台上,合着音乐的节拍跳着欢快的舞蹈。

  当一曲新锅庄《自从来了共产党》在高亢的旋律中响起,来自硗碛藏族乡咎落村的几十名村民用清澈的歌声唱出宝兴群众的心声之时,现场顿时响起阵阵经久不衰的喝彩声和掌声。同时也将“挑战极限、不胜不休”的宝兴精神,以及宝兴群众自强不息、知恩感恩的情怀展露无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同样也就没有我们在震后如此幸福的生活。”村民昝满说,相信在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下,三年重建后的宝兴将更加美丽。届时,欢迎大家再次来宝兴做客,宝兴人民也将为客人奉上更加甘甜可口的美酒。

  感恩奋进 熊猫老家必将展新颜

  上九节中宝兴灾区群众表现出的良好精神面貌,以及常怀感恩的心,让不少专程前来旅游的外地游客赞叹不已。面对游客的询问,硗碛藏族乡嘎日村村支书杨朝军(藏文名:坚处)道出了其中缘由:这得益于宝兴县在重建中,早已覆盖全县的感恩教育活动。

  也正如杨朝军所言,在今日重建如火如荼的宝兴,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感恩也早已随同灾后重建,深入到了这里的城市与乡间,深入到了每一个宝兴人的内心世界。

  “你们的爱心义举,更加坚定了灾区群众的重建信心,中坝小学全体师生真诚地向你们道上一声谢谢,我们将永远铭记你们的热忱关怀和慷慨帮助……”这是一封宝兴县灵关镇中坝小学全体师生,在今年1月春节前夕,联名向湖南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出的一封感谢信,以感谢该基金会对灾区品学兼优贫困学生的帮助。

  家住宝兴县灵关镇中坝村,就职于该村中坝小学的老师赵晓,就是其中一位。“虽然无情的地震毁坏了我们的家园,但我们同样也感受到了无数发自内心的关爱,这种爱不能忘却,这种爱须常怀于心。”谈及为何要写这封感谢信,赵晓说,危难之时显真情,我们只是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让每一名学生明白,常怀感恩之心,是人生成长道路上,一份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这并不是宝兴县寄出的唯一一封感谢信。为表达宝兴人民的感恩之情,岁末年初之际,不仅宝兴县委、县政府向对口援建市泸州市、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寄出了100余封感谢信。宝兴县团委也向援助该县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组织及基金会邮寄了45封感谢信,倾情表达了对援建市、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衷心感谢。

  常怀感恩之心,必有感恩于行。

  狠抓感恩教育进乡镇、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以“感恩自强”为主题,分阶段开展了“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宝兴同发展”、“感恩祖国,奋发图强——歌颂美好新生活”、“八个一”等数百场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落实感恩宣传送温暖活动,按照“八联一帮”和“千名干部联万家”活动要求,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全县二千七百多名各级党员干部沉到最基层,进村入户送温暖,与困难群众结对子,解决民生发展难题。

  ……

  将“感恩·奋进”文化惠民落实到位,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暖冬行”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及“文艺进机关”“文艺进社区”“文艺进校区”、“文艺进企业”、“感恩奋进答谢慰问演出”,以及“走基层、惠民生、暖民心”金熊猫三下乡等活动。

  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多管齐下弘扬感恩之时,宝兴将继续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狠抓社会氛围、结合重建传递感恩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全县人民对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崇高精神的认识和感悟。从而感恩的思想入脑入心,在全社会形成知恩、懂恩、报恩的良好风尚。

  快马加鞭 重建美丽新宝兴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自去年7月全市灾后重建全面启动之日起,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在宝兴县委、县政府的直接实施下,宝兴在31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火如荼的重建自此从未有过停歇。

  此刻,原本枯燥的数据,无疑成为了展示宝兴半年多来灾后重建成效最为有力的证明。

  根据宝兴县重建办提供的信息显示,宝兴县纳入总规的31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65.131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177个、开工率55.8%;完工22个、完工率6.9%。

  相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民生方面,2013年10月,该县城乡住房维修加固按时保质保量全面完成;2014年1月,农房重建全部动工,完工42%,19个新村聚居点全部动工;城房重建开工63.4%;2014年春节前夕,全县38户特困群众住房重建全部完工并入住。

  交通方面,截至目前,国道351线、宝康路、芦灵路开工建设;舒家岩、大渔溪堤防等10个水利应急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县农村供水、县城供水管网等5个水利重建项目开工建设。

  地灾治理方面,宝兴县城周边的冷木沟、教场沟泥石流等9处应急治理工程全部完工,108处应急排危除险项目完工41处,重大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开工。

  ……

  一个个数据显示了宝兴县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地灾治理、产业重建、对口援建等各项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展示了科学重建中的“宝兴速度”和“宝兴力度”。

  “灾后重建中,我们牢牢坚持科学规划引领重建、实践创新推动重建、科学管理保障重建,切实加快城乡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强化重建物资保障,创新重建体制机制,确保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宝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宝兴县将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加快项目建设、灵关新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振兴等,奋力谱写绿色生态梦、美丽家园梦、平安畅通梦、特色产业梦、和谐民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