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六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筑造“千年之变”的绿色基底

18.12.2017  21:39

  文君

  2017年12月8日零时,成都实现全年优良天数230天,提前兑现承诺。

  似为回应,几个小时前,一项针对排名前20位城市的公共调查为成都“加冕”——成都连续第六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同时斩获“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案例奖”和“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政府特别贡献奖”两项大奖。

  蓝天与幸福感,构成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全新视角:拥有4500多年建城史,坐拥“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天府沃野的成都,再次把尊崇自然的城市基因,作为冲刺国家中心城市乃至世界城市的核心法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进入新时代,成都的城市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变的背后,一条逻辑却始终清晰:坚定不移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改革各领域全过程,让绿色发展成为城市鲜明的底色和持久的优势。

  A厚植绿色生态网 天府绿道全域铺展

  说起成都,很多人会想起杜甫诗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或者张艺谋镜头里“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然而去年,一场持续数十天的“跨年霾”却刺痛各方神经。冷静回望,人们发现,其实成都的绿色“家底”条件并不丰厚:地处四川盆地底部,气流平静,不利于污染自净。由于扩散条件不足,环境容量已非常有限。

  城市急剧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又快速加大:成都实有人口已超过2000万;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80万辆,仅次于北京;“散乱污”企业多年来野蛮生长;413条河渠为黑臭水体……

  但是2017年,情况却出现明显好转。成都市民吴怡说,今年冬天口罩都少买了很多,“这才是幸福城市应有的模样”。入冬以来,“晒蓝天”再次成为成都人朋友圈里的频繁举动。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内外夹击之下,我们杀出了一条‘血路’。从现阶段的成果看,这条路是成功的。”在成都市的主政者看来,这条路,是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一步一个脚印踏出来的,也是一个一个具体工程干出来的。

  向污染宣战!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后,成都一口气推出了治霾、治水、治堵、增绿四个“十条”。这场声势浩大的绿色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汇聚起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成都市民看到了身边可喜的变化。

  为了让温江区金马镇安贤排水沟的“黑臭”问题得到根治,当地政府尝试了各种办法,传统的办法走不通,就创新思路另辟蹊径。8月初,一张石墨烯光催化网铺在了河面上。

  这项治污领域的“黑科技”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才几天时间,臭味就消了很多,水也清亮了不少。”常年负责河道清洁的保洁员周继英说。

  截至目前,成都中心城区排查梳理出来的53段黑臭水体,已经基本完成治理。从黑臭变成清亮的河水,让成都市民找回了儿时的美好记忆,“记忆中那条小河,有芦苇、鸟儿和微风,放学了可以挽起裤腿,去河边逮螃蟹。

  身边的一些事物,回归了本真面目;也有一些事物,从市民的生活中消失。今年3月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散乱污”企业整治风暴席卷成都,近万家“散乱污”企业被关闭;越来越多的城市噪音被隔离……

  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直面问题的勇气,变成老百姓眼底直观可见的“天空蓝”“草木绿”:不久前,成都公布了一项数据,到2035年,成都市的人均绿地面积将达到22平方米。

  绿色,是不断延伸的绿道线。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微风轻抚的银杏树、色彩斑斓的花丛……这是家住成都市南三环的丁磊一家周末最爱的去处——熊猫绿道。

  自今年9月启动建设以来,总长1.7万公里的天府绿道正在成都全域范围铺展,其长度相当于美国著名东海岸绿道的3.7倍,法国卢瓦尔河自行车绿道的21倍。这条绿道将在都市里打造出一个悠闲自然的“慢行王国”,市民不用出城,就能直接触摸到田园、森林、湖泊,享受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

  不仅如此,成都还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潮流,2017年1月,成都成功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紧随其后,围绕构建绿色低碳的制度、产业、城市、能源、消费、碳汇体系和提升低碳发展基础能力,“十大工程”陆续推出。截至目前,成都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到55.4%,高于全国36.5个百分点。

  就在不久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江水生态治理、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天府锦城生态公园等十大项目被正式确定为城市能级提升的重点项目。一幅“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正在1.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缓缓展开。

  绿色的成都,筑巢引凤。“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今年9月,一位名叫宋晓的北京青年,听着这首红遍全中国的《成都》,来到成都,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蓉漂”。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几个月,已经有超过10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落户成都。

  B密织绿色出行网 绿色生活方式在形成

  12月6日,“90后”地铁女司机肖芳和她的丈夫罗新宇分别执掌成都地铁7号线内外环首发车,相向而行。成都人亲昵地将这趟地铁唤作“小7”,这条环形地铁的开通,也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骨干网正式形成。

  从2010年首条地铁开通,到现在1、2、3、4、7、10号线6条线路陆续开通,成都地铁运营里程已达179公里。预计到2022年,成都地铁运营里程将超过600公里。

  地铁快速铺开的背后,是成都人对于出行方式的一次重大选择。对于机动车保有量仅次于北京的成都来说,构建绿色公共交通出行系统,迫在眉睫。而所有的绿色公共交通产品中,地铁在公共交通分担率的贡献上无疑是最佳“选手”。

  数据为证:12月8日,成都地铁客运量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07.65万乘次,成为国内第7个实现单日客运量突破300万乘次的轨道交通城市,当日线网日均客运量居全国第6位。

  许多到过成都的游客,都对成都公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成都的公交车宽敞明亮,线路也多,到哪里都很方便。

  舒适体验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公交系统。目前,成都中心城区在营公交线路426条,较2007年增加了272条,高峰乘车拥挤度降低到不超过6.5人/平方米,日均客运量410万人次,公共交通(含地铁)占机动化出行的分担率达到50%。

  而任何一个城市,庞大的公交系统都离不开财政的有力支撑,成都亦是如此。2010-2016年间,成都政府对公交企业财政补贴累计达120亿元以上,2016年补贴达30亿元,为公交优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共享交通的兴起,则为成都绿色出行的实现带来意外之喜。

  2016月12月16日,摩拜单车开进成都。一年后摩拜宣布,在成都运营的摩拜单车骑行总里程已超2.33亿公里,相当于5672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同时,成都也成为全国骑行指数排名第一、“滴滴”注册司机超过40万人的名副其实的共享交通之城。

  共享交通的勃兴,得益于成都这座城市乐观包容的城市气质,也源自于成都决策者开放包容、前瞻智慧的城市治理理念。

  今年3月3日,《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出台,成为国内首个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鼓励共享单车发展政策的城市。

  “成都为企业在蓉发展提供法治化、国际化、标准化营商环境和国内领先的绿色低碳发展条件。”4月,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高度评价成都的城市治理理念。3个月后,成都与摩拜的合作走向2.0版: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锁研制、自行车组装等全产业链合作,在成都打造摩拜全球重要战略基地。

  绿色交通出行网的构成过程中,市民是重要的参与角色。以公交为例,2008年起中心城区全面实行成人刷卡五折、学生刷卡两折,两小时免费换乘三次的乘车优惠;在2013年又推出“刷卡免费社区巴士”“早5:00-7:00刷卡免费”和“新开行线路前两月刷卡免费”措施。

  与此同时,要提高市民对公共交通出行的认可度,政府部门必须在出行“时间”上较真:今年7月25日,成灌铁路犀浦站在全国率先实现高铁与地铁安检互信、同台换乘,旅客换乘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2分钟以内;11月28日,成都东站正式实行地铁单向信任铁路安检,每天约6万人次可免安检直接从铁路换乘至地铁,乘客平均换乘时间由以前的10分钟缩短至目前的2分钟……这些“分秒必争”的努力,更大程度方便了群众出行,让群众在“用脚投票”时选择了公共交通。

  C优化绿色空间网 进退之间谋划“千年之变

  2017年12月9日,一辆搭载着164辆沃尔沃V40汽车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缓缓抵达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完成了它的首趟比利时-成都之行。

  时间回溯到2015年,位于青白江区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的最后一座高炉永久停炉作业。在攀成钢干了几十年的王鸿钧内心不无担忧,“没有攀钢的青白江将何去何从?

  短短两年,青白江迎来新生。攀成钢实施关停后,启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原有厂址重点规划建设攀钢积微智慧产业园和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从产业发展理念上与绿色工业接轨。

  与此同时,整个青白江也正在经历“脱胎换骨”,一辆辆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出的货运班列正成为内陆自贸区新面孔——青白江的新标签。

  小至一个区域,大至一座城市,谋求更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共识。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成都也在谋求进阶。

  2017年11月,成都高调吹响发展新经济的号角。坚持“五新”路径,聚焦“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创建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这可以看作是成都上线了发展新经济的1.0版。”刚刚成立的成都市新经济委的相关负责人称,在实业界和理论界尚未对新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权威定义时,率先给出解释,本身就显示了成都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急迫。

  这种急迫,也是成都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

  截至2016年底,成都管理人口已达2030万,三个圈层的经济结构和环形交通组织方式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病;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同质化率分别达到47%、34%、28%;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园区生活配套不完善,宜居水平不高、生活品质不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短缺……面对资源环境的巨大约束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都开始在更大范围重置发展空间脉络和蓝图愿景。

  2017年12月10日至11日,26份城市规划被同时提交成都市委全会讨论。透过这些规划,成都空间结构在重塑——

  东部区域定位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作为全市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都江堰精华灌区,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区域,西部区域则被定位为“成都市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蔬菜粮食生产功能区、西部绿色低碳科技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宜居现代田园城市典范区、世界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和天府农耕文明重要展示区”。

  在“一东一西”的不同描述中,成都意图不言自明:通过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加快构建与生态资源禀赋、环境承载容量相适应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体系,推动城市由“单极”发展向“双城”时代迈进、由同质化竞争向错位发展转变、由圈层发展向“多中心”支撑跃进。

  产业的内部形态也在调整:在全面淘汰了小水泥、小火电、小石灰窑,整体退出了煤炭生产、烟花爆竹和钢铁长流程冶炼的同时,新兴产业激流勇进,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已高达59%。

  刚刚结束的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定下目标: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加快建设西部门户枢纽城市,朝着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目标前进。

  这个目标,指向的是成都历史文化永续传承、自然生态永续保护、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未来。

  原标题:连续六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筑造“千年之变”的绿色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