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如何感动凉山——平凡之中的坚持最动人

06.03.2014  14:28

  2月28日,2013年度感动凉山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结束,获奖者中有身残志坚心系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有自掏腰包为群众办实事的“村官”,有为贫困孩子架起爱之桥的彝族小伙,还有近乎失明却坚守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他们用真真切切的情感,生动诠释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幼的道德内涵,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传递了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刘乐乐:边求学边照顾瘫痪母亲11年
  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冕宁县宏模乡力争村刘乐乐家种的果树开出了芬芳的花朵,给这个朴素农家小院增添了几分温馨。“妈妈,这是我的奖牌。”2月28日颁奖会结束后,2013年度感动凉山人物刘乐乐马不停蹄赶回家,将好消息带给妈妈。“乐乐,这11年你辛苦了。”妈妈拿过奖牌,看了又看。
  2003年3月,刘乐乐的妈妈吴贤坤上山背柴,不幸摔伤,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从此下身瘫痪,卧床不起。
  那时刘乐乐才读小学5年级,弟弟不到10岁,家里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因父亲在外打工,家庭重担全部落在了刘乐乐的肩上。
  村民赵发莲告诉记者,吴贤坤瘫痪后,刘乐乐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晚上要忙到深夜。这一忙就是11年。而今,刘乐乐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这个年龄的女孩都是爱美的,但刘乐乐从来都是一头利落的短发,“把自己打扮的时间腾出来多照顾点妈妈”。在女儿的悉心照顾下,吴贤坤腿上的肌肉没有萎缩,脸色看起来也很红润。
  最让妈妈担心的是女儿的终身大事,但刘乐乐总说不忙不忙,吴贤坤知道,那是女儿放不下她这个当妈的。吴贤坤总是愧疚于自己拖累了女儿,但乐乐却从未这样想过,她说,自己仅仅是做了一个女 儿应该做的事情。
  解超洪:20年坚守一个人的邮政支局
  “老解,拿包裹,我来拿包裹。”2月22日23点过,盐源县金河乡邮政支局的卷帘门被敲得“砰,砰”响。
  “来了,来了,我把灯打开,等等。”解超洪麻利地起床,披件外套就打开卷帘门。
    晚上取包裹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为了方便服务群众,解超洪将自己的床从二楼搬到了一楼包裹房卷帘门边,不管多晚只要有人来取包裹他都热情服务。
    解超洪是支局唯一的员工,他一个人在这里工作了20年。每隔一天,解超洪都会到电站的业主营地和施工营地去送报纸、杂志和包裹,业主营地离支局10公里左右,施工营地更远些,有25公里,“邮件多的时候,每天就得跑一次。”
  从西昌领奖回来后,3月3日一早,解超洪又到施工营地送邮件。从支局出来,先搭两三公里车,到官地水电站门口后,再徒步进入营地。邮件装在大邮袋里面,缠上几圈,背在背上就走。山势陡峭、道路崎岖,解超洪的工作条件特别艰苦,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他说,每次把邮件送到收件人手中,自己就觉得特别幸福。
    时间长了,解超洪跟营地的很多人都成了朋友。在营地工作的中国农业银行凉山官地支行行长康勾铁说:“老解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们有啥子需求,打个电话都可以请他帮忙,甚至是帮我们买点菜带来。”
  从青春年少到泛起白发,解超洪每年平均投递报纸3.5万份,杂志1.3万份,收投信件及包裹1.2万件,汇款1.8万笔,累计行程数十万公里,这条邮路已经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