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解读 道德提升是城市文明进步标志
成都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社会引起积极反响,《意见》的出台为成都市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昨天,记者就《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应用中的相关内容采访了多位专家,对《意见》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四川省直机关党校副巡视员、四川省伦理学会副会长陈学明:
为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提供坚实保障
——《意见》标志着,成都市把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它更实际、更为群众所接纳,能凝聚人心,为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提供坚实保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找准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会点。对此,四川省直机关党校副巡视员、四川省伦理学会副会长陈学明表示:成都市出台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正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地贯彻到社会各方面,更为群众所接纳,凝聚改革发展共识,为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提供坚实保障,使成都各项事业得到更大发展。
陈学明认为,践行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全民参与、全民提升的氛围。“它不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的价值观,而是全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体现,成都市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道德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会共进步、同提高的良好风气。”陈学明还特别举例到“诚信”的问题:“《意见》中明确提到,在全社会广泛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这就意味着把政府讲、群众讲的问题落到实处,贯穿于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流通等各个环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诚信建设和诚信文化,凝聚各方面力量,打造成都的诚信氛围。”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中,成都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陈学明表示,成都所开展的“道德讲堂”“百姓故事会”等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使道德典型让大家看得到、学得到,新出台的《城市市民文明公约》也遵循了简单易行的原则,让抽象、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这些内容老百姓容易懂、好接受,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成都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通过近些年的培育,充分发挥了社区和各基层组织参与的作用,通过乡里乡情、熟人朋友传递社会正能量,增强了感染力和生命力,这就为《意见》的进一步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学明认为,成都市对于道德建设的重视,确保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与落实。“群众形成了自发学习的氛围,更形成了接纳优良风气的基础,政府搭建了许多群众能够参与的平台,为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贯彻提供了更多的渠道,确保了广大群众的学习和接纳。”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邓淑华:
抓关键群体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提升
——《意见》表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活动、有载体、有计划,没有停留在“说一说”和宣传上。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院长邓淑华表示,从《意见》中可以看出,成都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了有活动、有载体、有计划,没有停留在“说一说”和宣传上。特别是在抓关键群体上有具体的措施,真正将它落到了实处。“在《意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成都市在领导干部、新闻媒体、教师、医生等群体,都有了明确的规范和举措,确保了这些社会公众群体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提升。这些关键群体所作出的改变和提升,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更大。”邓淑华告诉记者,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一些单位成立了“共产党员服务队”,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将自身工作和价值观相结合,既提升了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也彰显了群体的社会责任,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邓淑华说,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成都市各个单位把它纳入了重要工作,拿出具体措施、制定详细计划、提出要求、加强考核,确保活动取得了更好成效。同时,邓淑华还建议宣传部门多树立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多一些正面的形象,使之成为社会的榜样。例如新闻媒体,面对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应该通过树立一些合法、诚信经营的个人和企业形象,让他们在获得市场收益的同时,还能收获高附加值的社会评价,在民众中树立起“诚信无价”的效应,就能引导更多企业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邓淑华还表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领域,成都所出台的《意见》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把道德感召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确保了全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提升。
成都市社科联(院)副主席、副院长、研究员王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贵在实践
——从《意见》的出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贵在实践,要落地扎根在基层和人民群众中。
成都市社科联(院)副主席、副院长、研究员王苹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全国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意见》的出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贵在实践,要落地扎根在基层和人民群众中。
王苹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的价值反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价值表现。《意见》为成都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观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为人们提供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是社会群体共有的心灵标杆和价值导向,这也是对管理学中著名的“展望理论”所谓的心里预设参考标准的正向引导和调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统领和滋润着现代人的思想和道德,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王苹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信念、价值标准,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当代划定了价值航标。
王苹说,从《意见》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培育、贵在实践,要落地扎根在基层和人民群众中,更应在广大人民的普遍行为和社会实践中得到践行和弘扬,在长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得以积淀和丰富。所以成都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也出台专门的实施意见。
本报记者 付启 何良 摄影 杨永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