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引导农民有合理预期

06.06.2014  15:49

油菜籽托市收购价为何不再提高

目前,国家2014年临时存储菜籽(油)收购工作在我省正式启动,收购价格定在2.55元/斤,五年来首次零增长。

托市收购首现“零增长”的原因是什么?透露出什么信号?未来会否下降?该如何应对?“在肯定托市收购这一惠农政策的同时,全省农民和执政者都应该认真研究一下‘零增长’背后的东西。”一业内人士如是说。

问:为何首现“零增长”?

答:引导农民有合理预期

据倍特期货研发中心主任李攀峰介绍,目前国内到港的菜籽价格每吨在4300元左右,按照今年每斤2.55元的油菜籽的临储收购价,每吨菜籽为5100元,与进口菜籽间存在近两成的价差。

为何会出现如此差价?

省粮食局相关负责人用了“高处不胜寒”来形容当前的托市收购价格。从国家启动托市收购价格以来,为保护农民的利益,托市价格连年提高,导致最低收购价格已与市场价格越走越远。

就种植成本而言,国外机械化程度高、种植水平高,价格自然有优势。随着国外油脂的大量进口,大大冲击了国内油脂价格。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3至2014年度中国油菜籽进口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430万到450万吨,2007年的数据为297万吨,价格比国内油至少低20%以上。

李攀峰认为,除价格倒挂外,因为政府连年托市收购,已经造成一些主产区出现“爆仓”的现象。“目前政府这只手已经托得很吃力了,一些快到期的油也亟待消化。但如果此时将存在国家仓库里的油抛出来,又将拉低市场价格。所以现在政府正面临买卖两难的局面。”“当前‘政府价’和‘市场价’已严重倒挂,‘零增长’就是一个信号,就是要引导农民的心理预期,不要指望政府托市收购价一直涨下去。”一业内人士表示。

问:收储价格是否迎来拐点?

答:小幅下降完全可能

从大幅增长到零增长,五年后临储收购价格是否迎来拐点?

一业内人士表示,价格未来还将以稳为主,即便跌,幅度也会很小。他透露,国家在本次定价的过程中,曾考虑过2.53元/斤,但是处于保护农民积极性的考虑,最终保持不变。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考虑到菜籽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保证收储价格的稳定,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因此,未来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小幅下降。

五年来大量的收储菜籽油很多还未进入市场,可以预见价格短期内难以回升。”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受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食用油在内的进口产品,价格逐年下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国外油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菜籽油市场形成冲击。

问:市场和政府该如何应对?

答:改革收储模式和改进生产方式势在必行

面临这样的形势,政府和农民该如何应对呢?

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油菜籽生产形势严峻之际,国家出台临时收储政策,连年提高托市价,鼓励农民种植,有助于保护最基本的小农利益。他同时表示,随着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从小农过渡到大户、合作社,适度规模化农业逐步推进,未来可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即设定目标价格,进行差价补贴。这种方式更多是对市场供求平衡的调整。这种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兼顾粮食生产与稳定农业经营收入。国家层面或许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目标价格的手段。但是在目前过渡的格局下,保护价格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上述业内人士则进一步建议,更长远的差价补贴政策也应该改革,最终逐步过渡为种粮目标收益保险,主要考虑到差价补贴在WTO中面临各种限制,必须实行总量控制,而农业保险则不受类似限制,因此在发达国家中,农业补贴多以保险形式进行。同时,农民应该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适量减产菜籽,考虑增加小麦、蔬菜、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提前规避风险。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认为,根本的办法在于加大菜籽种植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在他看来,国内油菜籽生产成本过高,究其原因是由小农户耕种,以手工劳动为主造成的。所以要加大我省油菜种植的机械化程度,尤其是油菜播收农机的使用,同时大力倡导土地集中耕作,以降低种植成本,以积极开放的态度迎接国际市场的挑战。“技术层面的改良也值得重视。”雍太文认为,进口转基因油菜籽出油率约42%左右,大大高于国产品种35%的出油率。但我国已有经过改良的品种,湖北油菜籽出油率有显著提升。大面积推广后,单产可有50%的提升潜力,极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