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女医生袁毅梅:想和时间赛跑记录正在消失的老兵面孔

04.08.2015  18:10

袁毅梅走访老兵(受访者供图)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陈君) 8月3日,乐山市五通桥区,正午的气温逼近35摄氏度。上午刚做完一台手术的袁毅梅匆匆赶回家中,打开电脑整理照片。14日,乐山市将举办袁毅梅的个人影展,而影展的内容,就是她过去两年多来拍摄的150余名抗战老兵的肖像。

从2013年2月第一次将镜头对准抗战老兵,两年多的时间里,供职于五通桥区计划生育指导站的麻醉师袁毅梅,几乎“耗尽”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走访、拍摄乐山的抗战老兵,并联络志愿者组织和企业,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抗战老兵。今年7月7日,袁毅梅以125名抗战老兵的肖像和故事为素材,出版影集《老兵面孔》,让这些失散多年的老兵再次“相聚”。

缘起:一次旅行的震撼,从此与抗战老兵结缘

一个个坚毅的面容,一双双略显浑浊却依然明亮的眼睛,一个个传奇而悲壮的故事……初次翻开《老兵面孔》,让记者不禁为之一震,肃然起敬。

袁毅梅关注抗战老兵,缘于一次旅行。2012年,在云南腾冲国殇园,袁毅梅被眼前的一座座墓碑所震撼。自从以后,她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对抗战老兵有了更多的关注,“比如平日电视里有关于抗战老兵的节目,就会比以往更关注一些。”后来在儿子的帮助下,袁毅梅加入了四川本地的一个志愿者组织,由此踏上这条寻访、帮扶抗战老兵的道路。

实际上,刚开始寻访抗战老兵时,袁毅梅并没有想过要用镜头记录什么,多是询问他们的经历,聆听他们的讲述,并了解他们当下的生活状况。“老人们年事已高,记忆混乱、衰退,很多被病痛折磨。但一说起那些难忘的战斗岁月,他们便立马焕发了精神。”袁毅梅说,“70多年的岁月过去了,生活消磨了他们的身躯,可眼神依然是坚强的,刚毅的,那是军人的眼睛。

而真正促使袁毅梅端起相机的,还是一个个走访过的抗战老兵的离去。“得知走访过的老兵一个个离世,会感到特别痛心。”袁毅梅说,作为一名业余摄影师,在痛惜老兵凋零的同时,更深感有责任也有义务留下那一个个的老兵面孔。

2013年2月,为抗战老兵许溯忠拍照,拉开了袁毅梅用照片记录老兵面孔的序幕,随着走访的不断扩大、深入,一个个抗战老兵的故事也渐渐浮出水面:朱国冀讲诉其戎马生涯时的沉稳,传奇英雄李圣言的坦荡,战地女护士王书君的慈爱……一个个抗战老兵的故事以照片的形式重新向世人展示,动人心魄。

而在寻访拍摄的过程中,感动和震撼一直在持续。2013年9月,袁毅梅去探望抗战老兵廖沛林,廖老怕她找不到路,专程走出一里多路等她,一路走一路讲述自己的抗战经历。血与火的场面,枪林弹雨的激烈让袁毅梅再次震撼于那段悲壮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