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情胶着!如果莫里森下台,中澳关系会好转吗?

20.05.2022  22:04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 白云怡 张卉】澳大利亚将于当地时间21日举行大选,现任总理莫里森所在的联盟党将与阿尔巴尼斯作为党首的最大在野党工党角逐未来3年的执政权。在疫情、物价等一系列社会经济话题受到选民关注之际,“反华牌”却频繁被两党利用,罕见主导此次大选。

  尽管选前民调显示,将中澳关系拖入低谷的莫里森政府在支持率上落后,工党有望再次上台执政。但来自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多名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种种迹象显示,即使政府更迭,中澳关系也难以在短期内重回正轨。澳大利亚的政治现状决定了,无论谁当选都将服从于美国意志,哪怕这意味着对澳自身长期利益的牺牲,而这一点不以个人和党派差别为转移。

莫里森 资料图

  选情胶着,在野党对莫里森连任发起有力挑战

  当地时间21日,澳大利亚将举行3年一次的联邦选举,选民将投票选出众议院所有151个席位和参议院76个席位中的40席。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过半席位即76席以上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将成为澳大利亚执政党或政党联盟,其党首自动成为澳大利亚总理。

  目前,前副总理阿尔巴尼斯作为党首的在野党工党是现任总理莫里森带领的联盟党(自由党和国家党组成的政党联盟)最有力的挑战者。选前民调显示,工党的支持率保持领先态势,但领先的支持率从两周前的4-8个百分点下降至2个百分点,这不仅增加了选举的悬念,也提高了没有政党能拿下众议院半数席位、出现“悬浮议会”的可能性。

阿尔巴尼斯 图自澳媒

  尽管投票日仅为21日一天,但谁将上台执政的确切答案或许需要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来确认,这很大程度上与澳大利亚的选举制度相关。该国采取比较为少见的“偏好投票制”,让选民以填志愿的方式,将所有候选人按照喜好依序排列。在开票时,又采取必须达到50%的强制多数,这使胶着选区的开票时间拉长,选情更加难以预测。

  莫里森于2018年接替辞职的特恩布尔成为澳大利亚总理,并于2019年获得连任,但其领导的政府在过去3年中的表现却让很多选民不满。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0日发表社论明确表示,莫里森政府不值得连任。

  《悉尼先驱晨报》称,莫里森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实施足够的改革,且错失了抓住清洁能源转型带来的经济机遇。在其任期中,澳大利亚出现了旷日持久的森林大火以及导致大量民众受灾的洪水,面对这些灾难,澳国内普遍批评莫里森政府应对不力。此外,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会议期间,莫里森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行动迟缓也引发民众不满。

  澳大利亚媒体认为,在反腐败、政府诚信等问题上,莫里森政府也令人失望。2021年,澳大利亚单方面撕毁与法国的常规潜艇交易,转而与美国和英国签署“奥库斯(AUKUS)”协议,以至于法国总统马克龙怒斥莫里森是个“骗子”。

  莫里森政府的种种表现带来了民意的变化,英国《卫报》援引当地民众的话称,莫里森“缺乏诚信或责任感”,“是一个没有政治遗产,也没有未来议程的人,这一点非常明显。

  “反华牌”频出,两党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

  针对此次大选,法新社整理出了联盟党与工党激烈交锋的五大议题,包括物价飙涨、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政府信任度以及打击贪腐。虽然这显示出大部分选民的关注点集中在民生等经济社会议题上,但外交事务,尤其是对华政策却成为大选前两个党派炒作的重点议题。

  在大选造势期间,莫里森政府就把“经济不确定性”和“安全威胁”作为竞选的主要议题。莫里森警告民众,“改写世界秩序的新势力”已显露苗头,对“现有自由秩序”构成严重威胁,联盟党的其他成员甚至指责“外国势力”干涉和操纵澳大利亚选举,将矛头直指中国。

  3月下旬,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中所安全合作协议》,这在某些澳大利亚政客口中成为“中国干涉选举”的“证据”。澳内政部长凯伦·安德鲁斯声称,中国选在澳大利亚选举前公布上述协议是“别有用心”,目的是引起澳大利亚民众对现政府的不满,破坏联盟党的连任机会。

  与此同时,联盟党还频繁攻击工党“经常站在中国一边”,工党则也摆出了对华强硬的立场,一方面抨击莫里森政府“让所罗门群岛倒向中国是二战后最大的外交失败”,另一方面宣称“改变行为的不是澳大利亚政府或澳大利亚,而是中国”,正如“德国之声”在一篇报道所提到的:“都是中国的错。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前期选战情况来看,“反华牌”很罕见地主导了此次澳大利亚大选的议题。执政党长期扮演对华强硬的角色,而工党也唯恐外界认为会对中国软弱或重回陆克文时期的对华态度,并迫切希望获得美国的支持,因此反华的“调门”也不低。

  美国《外交学人》网站近日刊发的一篇文章认为,作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管控好与中国的关系应该是选举议题之一,但澳大利亚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之间却没有任何政府层面的接触,任由“中国问题”演变为“谁更有资格保护国家安全”的党争议题。

  陈弘指出,澳大利亚在外交上既不成熟,又缺乏独立性,甚至把美国的全球战略置于自身的长远利益之上,这是两党的通病,也是中澳关系难以好转的症结所在。

  受莫里森政府对华政策影响,本届大选中澳大利亚华人选民也有大幅改为支持工党的趋势。澳大利亚本地中文媒体《今日澳洲》所做的中文网络民调显示,在参与调查的近7000名网友中,有将近75%的华人网友表示会在本届大选中支持工党,仅有18%左右的人支持联盟党。在参加过上次大选的华人选民中,有51.93%承认自己的投票选择与过去不同,其中83.82%的人表明自己将转投工党。

  目前,澳大利亚有超过120万华人,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约5.6%。有澳大利亚媒体分析认为,支持党派的转变可能会在本届大选中让华人群体成为关键少数。

  难以转向,澳新政府对华政策或继续脱离正轨

  在莫里森执政的3年多时间内,中澳关系陷入了低谷。澳大利亚政治评论家和前外交官布鲁斯·黑格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因为自身对种族主义问题的态度以及冷战时期形成的世界观,自由党一直对亚洲,特别是中国持怀疑态度,没能抛开对“共产主义”的偏见。过去15年,双边关系最糟糕的时期就是现在。相较之下,黑格认为,2010年至2013年的工党吉拉德政府较好地处理两国关系。

  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可以期待如果工党在本届选举中获胜,中澳关系有望重回正轨?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中,多名中外学者对这种预期均不持乐观态度。

  陈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无论谁获胜,中澳关系的现状和短期未来都看不到明显的改善迹象。在对华态度上,两党在很多层面高度一致,“比如,在中国同所罗门群岛的安全合作问题上,两党都在炒作中国威胁论;在台湾问题上,两党也基本跟随美国的指挥棒。

  黑格说,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华态度变得强硬,澳中关系脱离正轨。美国对华敌意加深,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并试图招募其他国家来一起遏制中国,而澳大利亚则是“最成功的招募对象之一”。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于镭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澳大利亚国内政治右转是中澳关系蜕变的内生因素,而美国的施压则是最重要的外生因素。澳大利亚国内主要政党均同美国保持长期、密切联系,任何政党或领导人如果不能得到美国认可,很难在党内得到提升,更无法当选总理,即使当选其地位也无法稳固。前工党总理陆克文和联盟党总理特恩布尔遭遇党内“政变”并下台的背后,都有美国的作用。“因此,无论谁当选澳大利亚下一任总理都会服从美国的意志,这不以个人喜好而转移。

  于镭同时表示,虽然近年来澳大利亚商界、民间、旅游界等都有声音,希望同中国缓和关系,以恢复经济合作,但可以预计的是,澳新政府仅会设法推动中国进口澳更多产品,但仍会严格限制中国在澳投资,中澳“半脱钩”仍会继续。

  陈弘预计,新政府上台后势必将对南太问题进一步炒作,工党已明确提出对南太加大援助、提升澳大利亚在地区存在感的计划。不排除澳大利亚新政府可能在南太蓄意制造摩擦,或把南太地区变为大国竞争的“竞技场”。这名专家表示,此外,新政府还有可能转变澳大利亚以往防御为主的国防政策,通过“奥库斯”协议等增加其国防政策中的攻击性,而达尔文港问题也有可能再被拿出来炒作。

点击进入专题: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选举 新闻热点精选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