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悬崖村”藤梯变钢梯 脱贫攻坚要打崖边“突围战”

05.01.2017  13:31

  本报制图/卢浩

  州县斥资百万元让藤梯“换甲”,特色产业长短可期——

  核心提示

  2016年5月,因进出村要借助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阿土列尔村引起广泛关注,由此成为观察四川精准脱贫的一扇窗口

  2016年岁末,本报记者再次进村采访,发现阿土列尔村已经“变脸”,村民脱贫梦想不再遥远,社会资本让这里涌现新的“战机

  □本报记者 方小虎 王怀张守帅 王云 何勤华

  凉山州昭觉县向东60公里,省道307线旁,阿土列尔村就在美姑河大峡谷与古里大峡谷的簇拥中。但村庄和峡谷的名字,远不如它们的“标签”更有名气——“悬崖村”。

  2016年5月,因进出村要借助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阿土列尔村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它折射出大凉山扶贫的急与难,也由此成为观察四川精准脱贫的一扇窗。

  脱贫是个动态过程,人们最期待变化,信心也源自变化。2016年岁末,本报记者再次进村采访,发现老旧的藤梯已被牢靠的钢梯取代,上山时间大幅缩短,走起来也更安全了。

  阿土列尔村的“变脸”,始于最迫切的“出行路”。而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还希望在“产业路”上越走越宽——

  社会资本的介入,使崖边“突围”涌现新的“战机”。

  A

  藤梯“换甲

  钢梯映入眼帘了,像是用钢管在峭壁上堆出的直角三角形几何体。与原来的藤梯路相重合的部分,像是穿上“铁甲”,更多的钢梯经过的地方,是村民优化出的省时新线路

  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有3个村民小组——牛觉组、勒尔组、特土组。牛觉组位于山脚,海拔500米左右,相比海拔2200米的县城,它几乎是昭觉的最低点。勒尔组位于半山腰的坡地大平台,住着52户人家,海拔在1200米—1600米之间,看似与牛觉组垂直落差不大,但两者间最近的一条路隔着十几处峭壁,出行难可想而知。特土组,还在更高的地方。

  记者抵达牛觉组时,琅琅读书声传入耳中,支尔莫乡勒尔小学就在这里。“从这学期开始,学校实施全寄宿制,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学生才回家。”村民莫色阿者说。

  父母多跑,孩子少跑,出发点是为了安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州县两级财政共100万元资金到位,村上在2016年8月启动“改路”事宜,要减少学生进出。

  虽然山风袭人,但沿着羊肠小道上山,记者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有些路段镶嵌在岩石上,要抓住石头、树枝、草根才能上去,可在村民眼中,这些还算坦途。

  记者偶遇帕查有格,他正帮助一队人马下山。一名女子明显体力不支,村上的小伙背着她。“村子一出名,来探险的、服务的、帮扶的人多了很多。”不远的一处“休息区”,凌乱散落着各种瓶子和塑料口袋,帕查有格手一指,“以前哪有这些,我们现在得一个月集中清理一次。

  钢梯映入眼帘了。远远看,像是用钢管在峭壁上堆出的直角三角形几何体,斜面即是梯步。与原来的藤梯路相重合的部分,像是穿上了“铁甲”,更多的钢梯经过的地方,是村民优化出的省时新线路。

  钢管直径5厘米,焊入悬崖,每两根并在一起,成为台阶,且设有扶手。记者现场统计,钢梯共修建大大小小21处、台阶767级,最长的一段105级,最短的4级,集中在20级—40级之间的达8段。

  相比贴着岩面、垂直上下的藤梯路,斜面进出的钢梯路无疑更安全。但有些坡面还是有七八十度之陡,人走着走着就变成手脚并用地爬。

  钢梯路修得艰难。帕查有格向记者展示了一段视频,焊接钢管要用上百斤重的发电机,4个光着脊梁的小伙子咬牙抬了上来,青筋暴露。

  对山里人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力气。1.5米长的钢管,背一次10元;6米长的钢管,背一次60元。修建钢梯的3个月,很多村民获得了务工收入。

  村民还用钢管围住一块挑空探出的巨石,搭建了一个可以眺望峡谷的“观景台”。那是用绳子吊住村民莫色拉博在悬崖上焊接出来的,人们称那为“拉博站”。

  拉博大学念体育专业,是村里的“飞人”,创造过18分钟从山上勒尔组跑到山下牛觉组的纪录。“游客用上两个小时也正常。”帕查有格笑笑,自己最快也要半个小时。

  不久前过彝族新年,勒尔小学放假,钢梯也刷过保护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回家了,路程缩短了近一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