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悦读】赵天意:路遥——《平凡的世界》赏析

22.10.2014  11:39

读书之风飘散校园,我在大学图书馆里闲逛着,发现了这本《平凡的世界》,匆匆翻阅,难以放手。将书中之食堂所景与现实比较,惊叹不已。那是文革时期,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转眼数十载,今日食堂饭菜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每顿的肉很多,油水很足,也养育了一个个强壮且营养充足的青年。我赞美祖国的快速发展,生活的全面小康,也严肃地看待当时的社会。

就是这时,我们的主人公之一孙少平出现了。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瞧吧,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弯腰拾了两个黑面馍。阶级之分在那时候体现的太明显,我不知道这会对还是孩童的孙少平带来多大的影响。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快乐。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了阅读。

就这样,在巨大的阶级矛盾中,在浓重的时代色彩中,在强烈的悲剧气氛中,我严肃地读完了这本《平凡的世界》。在作者的宏伟构建下,我走进了文革年代的黄土高坡,那个叫双水村的小地方。路遥用第三人称反复变换的手段,为我们描绘了诸如孙少安、孙少平、田润叶、田晓霞等数十个性格迥异的平凡人在那个时代的平凡故事。感悟太多太多,有关于爱情的,有关于梦想的,也有关于现实的。寥寥千字无法将路遥大师的完美叙述诠释。我只能尽我所能,与君分享几个侧面,共勉之。

生存

生存是个最严肃的问题,所谓给时间以生命,给生命以时间。大学生无需考虑生存问题,却要深刻反省。要将生存升华为生活,而不是碌碌惶惶,疲疲沓沓。文革年代那些吃不上饭的人业已作古,但我们要时时刻刻想着孙少平手中的黑面馍,对我们的人生将有重大的意义。

孙玉厚一家,老祖母常年卧榻,还有四个可怜的孩子。大儿子孙少安一人支撑整个家庭,弃自己于不顾;二儿子孙少平吃不起饭仍然坚持读书;女儿兰香嫁给了二流子王满银,妇道人家稼墙艰难。“活着本身就是苦难”,正如书名“平凡的世界”,这个平凡的名字在我看来似乎隐藏了某种巨大悲哀,也暗喻着书中的生存悲剧。

电视上这样一个景象:屏幕上饥饿的儿童,一个五岁大小的非洲孩子,挺着鼓一样的水肿肚子,眼睛四周黏满了黑麻麻的苍蝇。在文革时期,这类现象不分国界。我们无法想象,食物的获取是多么困难。由于人民公社运动,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土地产量下降。却要养活所有农民。这一点在莫言、余华的文字中得到强烈体现。《活着》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的小说,我想用余华的话来诠释生存: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梦想

我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理想主义者都矛盾和痛苦。”梦想于我,甚至于大学生是空泛的。熟知梦想一步一步奋斗,这是我们的理想状态,这在孙少平上体现得很明确。他一直关心和注视着双水村以外广阔的大世界。他自己身在村子,思想却插上翅膀,在一个更为广大的天地里恣意飞翔。毫无疑问,这样的青年已很不甘心在农村度过自己的一生了。即就是外面的世界充满了风险,也愿意出去闯荡一番——这动机也许根本不是为了金钱或荣誉,而纯粹出于青春的激情。

外面等待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们难以想象。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切都将无比艰难。他赤手空拳,无异于一丛飘蓬。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要有抱负。书中的孙少平最终选择走出双水村,在煤场当了工人。“晚上,他脊背疼得不能再搁到褥子上了,只好扒着睡。在别人睡着的时候,他就用手把后面的衣服聊起来,让凉风抚慰他溃烂的皮肉”。

我想,离家出走的孙少平一定很痛苦,但是他绝不会后悔,他是真正快乐的。同样,父亲孙玉厚一辈子只希望家人幸福,这个梦想在当时看来并不简单,但他顶着巨大压力做到了,有梦想的人值得钦佩。人要有梦想,即使自己只是一株草,也要梦想成树。宽广的世界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卑微的,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是平凡但不平庸的。正如孙少平所言:普通并不等于庸俗,我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我也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有时我们会觉得生活很虚,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何在,殊不知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的孙少平,即使生活给我们巨大不公,也要心怀梦想。

爱情

在我们的时代,爱情,似乎很简单,两情相悦就可以法律允许范围内随心所欲,尽情天马行空。殊不知在那个平凡的时代,两个相爱的人需要面对多少艰难。一个是在田里种地的农民,一个是县领导田福堂之爱女,孙少安和田润叶之间,即使有着海枯石烂的爱情,却终究无法抵挡阶级障碍。身份的隔阂使他们无法在一起。这是命数,是悲剧。一个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尽管当时说限制什么资产阶级法权,提倡新生事物,也听宣传说有女大学生嫁了农民的,可这终究是极少数现象。他孙少安没福气也没勇气创造这个“新生事物”。

再说孙少平和田晓霞,也无法避免地存在这样的悲哀。书中所说田晓霞对孙小平的爱是这样的:我为我的“掏碳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

书中悲剧的爱情比比皆是,田润叶和李向前的悲惨婚姻;田润生和寡妇郝红梅的私奔;金波与青海藏族女子的未完情缘尔尔。我们将其与现代爱情比较,不免唏嘘。现代爱情,太简单了,太幸福了,爱情自由观深入人心。而我们也必须要反思反观当时的情况,官本位思想,阶级意识太严重,个人能力与魅力不重要,重要的是地位。我同情路遥笔下困难的爱情,也庆幸自己活在这个时代。

      有人说:这是一本有骨头的书,也是中国人身上善良、真正、执著精神的集中体现。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理由是路遥的执著和对人生的感悟。今天,这更不多见。《平凡的世界》结尾之时,路遥把手中的圆珠笔掷出窗外,泪流满面,他心爱的人物们,主人公也好,小角色也好,纷纷和大家挥手告别。龙应台曾说过: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小草,你并不孤独。谁知道呢?由衷感谢路遥先生,让我沉淀自省。无疑,这是一本奇书好书。最后,我想用路遥先生在书中的一段话结尾:

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着。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珍惜生命的每一个时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像往日一样,正常地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作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呢!

 

作者简介 :赵天意,山东威海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二学生。生活简单,最爱文学,音乐不错,运动尚可。时而是与众人打成一片的阳光先生,时而又是低头苦干没人理睬的边缘人。人生格言:熊可牵,虎可牵,狮可牵,大象也可牵,蒙古草原狼,不可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