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病人就医 让患者“病有适医”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推多科室协作“合五为一”诊疗模式
03.12.2013 22:08
本文来源: 卫生厅
齐沟通 病人心里更踏实
10月31日,记者穿起隔离服,走进骨科老年重症病房,在该病房内看到多名不同科室医生穿插其中,正在共同为患者张桂梅查房。
“老年人长期卧床会产生很多疾病,我们争取尽快协助您做肌力训练和髋关节活动。”康复科医生覃旭表示。
“康复科要协助患者肢体锻炼,需要用镇痛泵,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减麻醉药剂量。”麻醉科医生说。
营养科营养师张颖告诉患者:“目前,您没有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可以吃一些日常食物,但要选择一些低盐食物。”
......
听完各科室医生的会诊,张桂梅说:“手术很成功,术后第二天,专家们就来为我康复会诊,住院和治疗都让人很满意,看到各个科室的医生一起沟通,我心里很踏实。”
今年9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了四川省内首家骨科老年重症病房。内科医生进驻该骨科病房协助骨科大夫为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医学康复专家、临床营养师等介入为患者制定康复方案和营养摄入方案。
骨科老年重症病房主任李康仁介绍,多科协作诊疗模式没有建立前,遇到病人亟需会诊的问题,骨科向相关科室发出会诊单,不同科室的专家就会诊需求提出自己的治疗建议,花费时间长,连续性不够好。“现在‘合五为一’治疗模式形成后,渠道已经打通,内科医生甚至直接在骨科上班,涉及到的其他各科室专家定期来查房,麻醉科、营养科、药剂科等医生与我们骨科组成一个团队为病人服务,大家合力解决病人的问题,也不用一个科室一个科室的发会诊单了。”
破传统 为病人整体健康负责
如今的医院,大多仍沿用着较为传统的治疗模式:病人住院,医生每天查房、下医嘱、护士执行医嘱、观察、调整治疗方案,最后达到病人康复目的,通常情况下都是单一的科室在为病人负责,除非疑难重症需要多科室会诊。然而,在医疗分工越来越细的大背景下,专科却无法做到为病人的整体健康负责。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赵聪说:“这就是我们要突破传统诊疗模式的原因。”
其实,在2011年,该院功能神经病区的建立就已经启动了多科协作模式,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等等相关专业的医疗资源被整合在一起,加上国内领先的各种医疗设备、仪器,使许多疑难癫痫患者、帕金森综合症等神经疾病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另外,糖尿病的高发,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发展成糖尿病足,面临截肢风险。2012年12月25日,成都市三医院内分泌科专门成立“糖尿病足诊疗单元”,在这个新设的治疗部门,除了内分泌科专家外,参与进来的科室还有骨科、介入放射科、康复科、血液科、试验医学部等,多科室的17名专家组建成一个糖尿病足团队,一起攻克难题,以让患者免去被截肢的危险。
同时,随着肥胖与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日益增多,如何减重并控制血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该院于2013年7月16日成立了由普外科、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和康复科共同组成的“肥胖与糖尿病多学科协作(MDT)治疗组”,下分设4个单元,即“内分泌治疗单元”、“微创手术单元”、“康复治疗单元”、和“健康管理单元”,共同为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制定长程、系统、多手段管理和治疗方案。
“最直接的效果是,患者康复速度加快,痛苦时间减少,治疗周期缩短,看病费用降低。”医院院长赵聪说,诊疗模式的转变将直接改变患者的就医结果感受,力求让患者“病有适医”。
立新规 多科室协作“合五为一”
在发达国家,多科室会诊模式已经应用,而国内则刚刚萌芽。为尽快推动这种全新诊疗模式,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去年就已让药剂师、康复专家、营养医师参与重点病人查房,并为此引进多名药剂师和营养医师,并在今年已逐步在各个科室推行。
骨科老年重症病房成立后,内科医生梁秋萍被安排在该病房上班,“我们内科医生会轮流到这上班,协助骨科医生解决病人的内科基础疾病,更加系统的完成骨科手术。” 梁秋萍说。
医院院长赵聪表示,除了临床医师外,临床护士、临床药剂师、医学康复专家、临床营养师也要共同为患者服务。临床药剂师精通药物的分子结构、药物代谢、体内动力学等等,他们参与查房,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精准的用药指导;临床营养师可以适时调整病人营养结构,保障患者的营养供给均衡;康复专家的早期介入则可以帮助患者更快痊愈,更早恢复功能,并提高他们对疾病的抵御能力。
记者看到,不论是骨科老年重症病房,还是功能神经病区、糖尿病足诊疗单元、脑卒中单元,市三医院通过系统抓重点技术,以项目管理方式促进多专业的配合,从而促进诊疗模式的改革,使患者的就医结果不断改善,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最终实现“病有适医”。这种多科室协作的“合五为一”诊疗模式,今后也将愈来愈多地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呈现出来。
本文来源: 卫生厅
03.12.2013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