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数字农村”提速产业发展

07.06.2015  16:02

□记者  尹勇  庞峰伟
        5月29日,在外打工的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凤凰包村村民蔡宗权,来到村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查询家中土地租赁等情况。工作人员李斌打开“恩阳区数字农村管理系统”查询,蔡宗权家的基本情况及地块信息马上在三维遥感画面上显示出来。
        咨询、查询,仅需几分钟,这得益于恩阳区开发运用的数字农村管理系统。恩阳区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后,依托农村土地确权基础数据和精准扶贫、农村党建等信息,2014年10月在全省率先建起数字农村管理系统,提速农村产业发展。
鼠标一点,农村情况一目了然
        打开“恩阳区数字农村管理系统”,随意点击青木镇花包村,该村的三维遥感画面立刻呈现在眼前,并显示出全村人口、贫困户、脱贫规划等情况。“想了解一村一人的情况,鼠标一点即可。”5月29日,前来“取经”的达州市通川区一干部点击贫困户王庭龙的信息。系统显示,王庭龙家的致贫原因为:家人患病、缺增收门路。帮扶措施是:2014年,帮助申请困难补助,养殖土鸡30只,人均收入增加900元,达2167元;2015年养牛一头,增养土鸡10只,就近务工1人,帮扶建新居。“借助三维遥感影像,大到一个乡镇的发展定位、脱贫规划、保障措施,小到每家每户养几头猪、几只羊全都一目了然。”恩阳区扶贫移民局秦巴项目办主任李敏介绍,数字农村管理系统中各类信息达30多种,可谓扶贫工作的“活字典”,可几分钟内生成贫困户台账,效率比过去高10倍以上。
动态跟踪,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多亏区里及时开出的‘药方’。”群乐乡独柏树村村支书张庆明说,去年8月区上通过数字农村管理系统动态跟踪到独柏树村的扶贫情况已近3个月没进展,区委领导和区国土局及时挂包到村,制定11项整改措施,并派区国土局干部黄钊到该村任“第一书记”。目前,村支部不仅摘掉后进支部帽子,还组织村民发展芦笋150亩、莲藕80亩,成功脱贫23户,人均增收850元。
        如何确保管理系统中信息录入不造假?“有专人随时抽查,造假要追责。”茶坝镇杨柳村帮扶干部陈海容介绍,“比如系统显示送了贫困户两只羊,实地去看不是这么回事,就要担责。系统倒逼帮扶干部不敢走过场。”“有了数字系统,村里与流动党员的联系更紧密。”观音井镇万寿村村支书王学伟,对村里5名流动党员外出地、联系方式、从事工作等信息了如指掌。“在陕西的流动党员张云生去年底通过数字系统了解到村里的最新情况,带动投资6亿多元回乡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度假项目。
数据共享,提速农村产业发展
以前农村分地、界线界定等用的是土办法,出入大,生出不少矛盾。”蔡宗权说,而“恩阳区数字农村管理系统”是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立起来的,哪家多少地、界线怎么划在遥感地图上一清二楚,再也没有矛盾。
        该系统更提速农村产业发展。“实现了不同空间的牵手。”在吉林打拼的赵令想回乡搞水蛭养殖,但每次来回要3天,项目拍板至少需6次考察,时间和空间距离令他犹豫不决。关公乡党委书记廖孝全得知情况后,通过数字农村管理系统把该乡适合发展水蛭养殖的水域遥感影像截图,并配上相关水域的用地状况、涉及农户等信息发给赵令。经过网络、电话沟通,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去年,赵令派专家到关公乡实地考察后,当场决定投资2亿元流转5000多亩水田和旱地,发展水蛭养殖和雷竹种植。
        赵令的6次考察变为1次敲定合作,使关公乡4个村近600户村民今年人均纯收入有望增加千元。“下一步,将增加气象、矿产、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等信息,构建全区涉农大数据,最终实现数据高效利用,推进农村转型发展。”恩阳区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张治国表示,除扶贫工作外,“恩阳区数字农村管理系统”还将助力农村的产权、户籍、金融、组工等诸多领域的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