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23.09.2014  01:23

  建区伊始,恩阳区狠抓干部人才工作,一支特别有战斗力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渐具雏形,激活了新区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书记”成为发展的“主心骨”

  “我不是来做官的,也不是来发财的,是来为大家服务的……”今年1月21日,恩阳区畜牧工作站党支部书记、花丛镇柏林包村“第一书记”李飞向村民坦诚地说。

  自挂任柏林包村“第一书记”以来,李飞先后多次深入该村,倾心倾情,出智出力。为了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他先后为该村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万元,组织村民自筹和募集修路资金20万元,预计年底村道路将全部贯通。

  恩阳区为解决当前村“两委”干部缺信息、缺技术,部分机关干部缺基层历练的问题,年初,从机关精心挑选的437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全区437个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了村“第一书记”区域全覆盖。为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培养和管理,该区还建立了组织部长定期约谈挂职干部、乡镇党政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挂职干部、选派单位一名同志负责联系挂职干部的“三项制度”。

  截至目前,全区“第一书记”形成调研文章127篇,派送单位现场办公8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800多个,提供资金帮扶245万余元,“第一书记”成了三农工作的主心骨,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用人导向吸引八方贤才

  “真的没想到,我能成为公务员,还能当上领导干部!”去年10月,茶坝镇农经站站长刘亚洲成功竞选为三汇镇副镇长时激动地说。刘亚洲只是恩阳公开选拔优秀人才的一个例证。

  恩阳区委始终坚持“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树立“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兼容并蓄”的“大人才”观,不唯分、不唯票、不唯身份,只唯实绩。

  据统计,新区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该区先后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5人;公开招考公务员55名、教师和医护人员223名;从区外选调各类干部和人才389人,其中市级部门干部15人、其它县区干部374人。

   "知情义懂感恩"凝聚大合力

  新区干部人才来自五湖四海,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大融合、释放大合力?恩阳区第一次党代会明确喊响争做“知情义、懂感恩、要阳光”的恩阳人,以此凝心聚力,并努力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区委对全区干部“约法三章”:在项目一线见身影,在机关食堂数碗筷,在办公场所见灯光。一年多来,恩阳的干部主动融入“恩阳洼地”,提振“精气神”,创造了有目共睹的“恩阳速度”,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干部,例如优秀大学生村官张雪梅、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村支书王启孝、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交通局长张彬……他们都是“知情义、懂感恩、要阳光”的恩阳人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