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五岭村产业兴村奔小康

02.09.2014  13:39

  猕猴桃藤蔓搭成的绿色“棚帐”漫山遍野,大大小小的鱼池犹如颗颗明珠掩映在绿树丛中……8月23日,笔者走进恩阳区渔溪镇五岭村,立即被村里蓬勃发展的现代种养业所吸引。

  5年前,五岭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上有山,下有河,南低北高穷成坨。河里有水无鱼游,山上有树不结果……这就是当时五岭村的真实写照。五岭村耕地面积1100亩,一直以来,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农民收入捉襟见肘,一年种粮食的收益远远比不上在外打工的收入。据统计,2008年,村里剩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已不足10人,土地撂荒面积达60%。“多亏产业发展,否则,人都迁走完了。”说起今天的五岭村,村民杨仕才很有感触。

  “廖继荣带了个好头,让山上的‘树’挂满了果。”谈起村里的产业发展,村支部书记吴奉初首先提到了村民廖继荣。

  “看到一块块土地长满了杂草,感觉太可惜了。”看准村里土地资源的优势,2009年,廖继荣在五岭山腰租赁了30亩土地,全部栽上了猕猴桃。“目前已发展猕猴桃500多亩,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超过1000万。”“过去,1组2组山上缺水,只适宜种旱作物,比河下4组5组穷,现在我们翻身了。”村民吴新华很自豪,自己的两亩多土地交给了合作社,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

  到2013年末,五岭村规模种植果树达600多亩,家庭农场4个,村民人均纯收入跨过一万元大关,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示范村。

  山上村民致了富,河下村民也不服输。“河下不宜种植猕猴桃,但搞养殖得天独厚。”村民郑明勇2009年开始养鱼、养猪、种菜,搞起小型种养结合模式的家庭农场。现在,郑明勇的鱼塘面积已达15亩,种植水稻和蔬菜10亩,养猪29头。为了看护鱼塘,他购置了监控设备,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远在1公里外鱼塘的情况。

  “蔬菜一个月一茬,拿小白菜来说,每斤2到3元,不能卖的还可以喂猪喂鱼,一年收入10万元莫得问题。”尝到甜头的郑明勇对生态种养充满了信心。

  “郑明勇带了头,其他村民也搞起了养殖,大家都在比着干。”吴奉初很高兴,“5组还被确定为恩阳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示范社。”

  4条通村水泥路交汇在村部,12千米的社道路连通家家户户,仅5组就有15栋小洋楼拔地而起……

  “产业发展这5年,村里的变化比我当村支书20年来的变化还大,”老支部书记刘武高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