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全力应对本土恐怖主义 取代外来成为主要威胁

12.04.2014  07:03

专家认为,近年来,美欧本土化的恐怖袭击取代外来恐怖袭击成为主要威胁,且恐怖袭击形式趋向分散化、个人化和多样化——

美欧全力应对本土恐怖主义(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扫描)

4月21日,一年一度的波士顿马拉松赛即将举行。据悉,今年有超过3.5万名选手报名参赛。由于去年比赛期间发生连环爆炸,美国方面今年开始实施新的安保措施。赛事官方网站显示,今年波士顿马拉松赛举办当天,任何人不能在比赛起点、终点附近以及起点到终点的公交车上携带包裹。

波士顿爆炸案让美国更加关注本土恐怖主义威胁。美国境内的“独狼”通过互联网成为极端分子,也可能会对社会造成较大的伤害。为此,美国采取了对重点人群的“接种策略”,旨在让社区对“恐怖病毒”产生免疫。欧盟将在2011年建成极端主义行动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投资2000万欧元新建一个“数据中心”,为防范暴力极端主义提供行为分析及具体意见。

本土恐怖主义威胁更趋复杂

发现什么,就报告什么”。自2013年4月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现场发生连环爆炸案后,美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道路和设施周围都出现了这样的标语,警示公众对可疑的人和物进行举报。这句简单的标语背后,反映出美国当局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变化产生的警觉。

2010年9月,华盛顿智库两党政策中心发布的《恐怖威胁评估报告》指出,自“9·11”事件以来,针对美国的恐怖威胁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不再来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山区,而是来自于美国国内滋生的本土恐怖分子。最近几年,美国公民或居民在“基地”组织的恐怖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恐怖组织的领导层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

美国两党政策中心国土安全项目部主任凯丽·莱马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中心最新的报告显示,对美国安全构成最紧迫的威胁来自于通过互联网成为极端分子的个人,这些人通常被“基地”组织的信息所蛊惑。虽然这些“独狼”不太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伤亡,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和美军胡德堡基地枪击案都表明,被孤立的人在网络信息影响下,也可能会对社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欧盟委员会内政事务委员马尔姆斯特伦今年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发表演讲时,呼吁欧盟各成员国“预先处理”各国存在的极端主义,警告各国现存的状况有可能滋生恐怖主义。马尔姆斯特伦表示,欧盟成员国无一能幸免于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的威胁。外部的恐怖主义影响着欧洲民众,同时也有欧洲人前往其他地方进行恐怖主义活动。近一段时间,就有上百名欧洲青年奔赴叙利亚战场。

根据马尔姆斯特伦提供的数据,已经有1200多名欧洲人前往战乱地区参与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他们日后重返欧洲大陆,势必会对当地的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国际问题专家俞晓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美欧社会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态势发生了变化,即恐怖袭击的本土化趋势取代外来的恐怖袭击成为主要的威胁,并且恐怖袭击形式趋向分散化、个人化和多样化。美欧都是较为开放、高度流动的国际化社会,其人口构成中有大量的外来族群,同时也是世界上信息网络化最为发达的社会。因而,从态势上看,美欧社会面临的本土化恐怖威胁远比外来的恐怖威胁更为直接和复杂。

网络成为防恐反恐主要平台

马尔姆斯特伦认为,恐怖主义的源头多种多样,其中有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基地”组织、暴力左翼群体、无政府主义以及右翼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导致的攻击性事件不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以及人员上的伤亡,同时还使欧盟各国内部的族群分裂,更助长了极端主义观点的蔓延”。

俞晓秋表示,互联网目前已成为国际恐怖组织与恐怖分子个人从事策划袭击、相互联络、宣传理念、恐吓鼓动、募集输送资金、选择袭击目标、获取袭击方式资讯等的工具,也被看成是防恐、反恐的主要平台。

就网络对社会人群的影响,两党政策中心国土安全项目顾问麦克·和磊同样表示出担忧。他说,这些本土滋生的“独狼”在网络上接受了极端观点后,其激进观点可能转化成为刑事恐怖行为。例如美军胡德堡基地枪击案中,凶手哈桑在枪击事件前多次与“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重要头目奥拉基联系。

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大多数欧盟成员国的经济状况大幅下滑。同时随着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欧盟的普通民众感到自己的福利待遇被“稀释”了,这一状况直接导致各类极端主义思潮的抬头;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欧盟大量的阿拉伯移民由于宗教信仰问题,自愿或被骗投入中东地区的“圣战”,加重欧盟宗教极端主义恐怖行动的隐患。

信息共享与合作是应对良策

至于如何防止美国国内滋生恐怖主义力量,麦克·和磊表示,各级政府和社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是应对的最好方式。美国政府与50个州政府和执法部门通力合作,不断对公众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公众对恐怖袭击的警惕性。联邦和地方政府通常都共享恐怖威胁信息,在必要的时候也会告知公众。美国政府部门也意识到,一些社区可能存在更高的风险,大部分诉诸于恐怖手段的人是18至30岁的男性。因此,从政府、警察到家长和学校以及社区的宗教领袖和社会工作人员都应该多与年轻人交流,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并意识到网络激进信息的危险,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向受害人群提供反激进观点。

麦克·和磊说,这是一种“接种策略”,旨在让社区对“恐怖病毒”产生免疫。这种策略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防止年轻人选择恐怖主义。不过记者注意到,美国政府执法部门,尤其是警察局对特殊宗教群体的监控已经引起了部分民众的反感情绪。

波士顿爆炸案嫌犯的车臣身份公布后,也引发美国两党对移民法案改革的争论。一些保守派参议员曾经提出,由于嫌犯是车臣移民,美国须在移民制度改革中强化对入境移民的筛选,并考虑将移民制度改革放缓。看来,随着“独狼”式恐怖主义的发展,美国在应对本土滋生的恐怖袭击方面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反恐的硬件要求,还有社会是否均衡发展、不同政见或宗教族群的情绪是否能得到平等对待等社会议题。

马尔姆斯特伦表示,欧盟将在2011年建成极端主义行动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投资2000万欧元耗时4年新建一个“数据中心”,为防范暴力极端主义提供行为分析及具体意见。

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兰斯—保罗·范德普腾向本报记者表示,叙利亚国内冲突造成该国成为恐怖主义的“洼地”。欧盟应该同相关国家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国进行磋商,保证中东地区稳定,这有利于降低欧盟面临的恐怖袭击风险。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博雅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张杰 本报记者 马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