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三句话让我们更有信心共克时艰

07.03.2016  11:40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1.9万余字报告中有三句话让代表委员印象尤其深刻,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   原文: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   感言: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繁重攻坚任务。   仔细研读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并强在“攻坚”一词下打了着重号。   “这是一份清醒有力、直面问题的报告。”程并强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国企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决打好国企提质增效攻坚战”。   “聆听报告,感受到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作为和担当。”全国人大代表、达州市委书记包惠说,不管是去年还是今年,我国发展都面临严峻挑战,报告朴实务实,直面攻坚难题,体现了成熟的执政理念和高超的执政智慧。   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魏琴也有相同感受。报告出现的第一个成语就是“攻坚克难”,让大家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来之不易。“今年的重点工作中,报告明确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责无旁贷的攻坚任务。”   原文: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   感言:传递出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底气和信心。   “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从人民大会堂走出,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武侯区副区长杨建德的耳边,总理的这句话仍在回响。   “报告传递给我们的底气能让我们直面挑战。”他翻开政府工作报告,指着“我们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这句话说,“这充分体现了定力和信心,否则我们遇到去年那样的国际经济形势,就可能乱了阵脚,更谈不上取得成绩。”   报告提出,“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这让所有的民营企业家信心倍增!”全国人大代表、启阳(成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麒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党和政府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减,传递出十足的发展底气。   原文: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感言:洋溢着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执政情怀。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大会堂内,总理的话语掷地有声。   会场中,身着民族服饰的王明雯、王安兰、王明容三位少数民族代表恰好坐在一排,她们感受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沉甸甸的民本情怀。   “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这是民生为重理念的具体体现。”全国人大代表、阿坝州茂县东兴乡新纪元电冶有限公司员工王安兰说。“报告贯穿着厚实的民本情怀,让人动容。”全国人大代表、南充市代市长宋朝华感慨,南充是四川第二人口大市,脱贫攻坚、就业创业、社会治理等任务重,更要在落实具体工作中贯彻“执政为民”的理念,让报告中的民本情怀体现到群众的获得感中。“报告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具体举措,都贯穿了民生这条主线。”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戴晓雁说,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都具体到项目上,落实了数据指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