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召开“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会

23.06.2015  13:12

  2015年6月11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会。党总支书记杨颖育同志主持了此次研讨会,学院全体教职工党员参与了此次集体学习和研讨。外国语学院王泽兵书记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联络指导组成员到会指导。

  与会人员首先认真研读了相关精神文件和学习资料:《习近平: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习近平论“三严三实”:领导干部要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三严三实”应从“小”抓起》、《“严以修身”就是要为理想信念“补钙”》、《严以修身  把牢总开关》等。党总支副书记张春兰同志代表领导班子做主要发言,重申了“四个如何”和“四个坚决”的重要精神内涵。同时张书记指出,修身不严,党性不纯,如社会溃疡,不可小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党员干部修身不严,禁不住考验,关键是其内心发生了畸变,为私情私欲蒙蔽了心境。众多落马的官员忏悔中,无一不诉说人生是从思想蜕变、心理失范开始走向滑坡的。随后,杨颖育书记和汤洪副院长做了补充发言。杨书记以四川历史上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为例子,强调了“严以修身  俭以养德”  这一思想的传承性和重要性。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相诸葛亮严于修身,一身清廉使然。“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其中严以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础,离开严以修身,其余五个方面的要求都难以做到。汤院长指出“严以修身”中的“修身”应当包含修养品性和增强体魄两方面,心理和身体的健康缺一不可。至于在思想层面如何严以修身,借用诸葛亮的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接下来,大家围绕四个“如何”和四个“坚决”进行讨论。刘延超老师认为在实际教学中,严以修身意味着我们应当敬畏自己的职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并且尊重爱护学生,服务于学生。严以修身也意味着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地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王飞华老师指出自我严以修身的同时,还需要相应的法律约束,才能保证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洁。同时,结合自身教学经历,王老师提出在外国留学生的教学中,留学生教师应积极引导留学生了解中国各项政策措施,理解中国当下的特殊国情。张戎茸老师也提到在留学生教学常常不可避免地涉及敏感政治问题,这正是考验党员教师党性的时刻。因此,严以修身关键在于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充满自信。

  最后,王泽兵书记对本次学习研讨会做了总结。王书记表示本次学习研讨会中,国际教育学院的领导班子成员和普通党员教师都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观点鲜明,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深刻自省,不停留于理论,不做表面文章。希望这样的学习研讨会可以常态化,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