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营销的奥秘与法则
“性感”这个词虽然让人怦然心动,但回归到营销层面,却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性感,按照辞典里的定义,是能引起异性情欲的感觉。其实,性感并不仅仅是女人或男人的专利,品牌也可以性感,营销也可以性感。尤其是在互联网带来的眼球经济大潮中,性感营销是一件颇具攻击力的武器,让品牌散发出迷人的气息,像性感美女般让人过目不忘,让消费者在灵魂深处得到愉悦。
“性感”意味着让消费者毫无理由地爱上一个产品,让消费者死心塌地痴迷于品牌背后的伟大理念。除了产品本身要“性感”,价格、通路、促销、包装、推广等都要给消费者“性感”一样的体验。只有营销的所有要素让消费者形成“性感”的印象,他们才会毫无理由地爱上你。
但弗洛伊德说:性是最容易失控的一种欲望,一旦爆发,禽兽不如。同样,性感营销也有不可逾越的原则和底线。如何将性感艺术与营销智慧完美融合,让产品、品牌、营销创意炫酷、敏锐,让人怦然心动?《新营销》杂志主办的营销新青年•智趣训练营第六期,邀请营销界资深人士,在6月初汇聚深圳,探讨性感营销的奥秘与法则。
奥美原广州总经理朱嘉华指出,所有的性感营销都有大理想支撑,“让一个产品在出生之前就拥有一些性感的元素,让产品本身性感”。创业者陈宁分享了乐凯萨比萨的成功经验,他强调:给产品一个恰如其分的性价比,对于性感营销而言同样重要。100+手机总经理徐国祥分析了中国手机行业营销之疲态,指出性感营销的密码之一是实现核心用户的价值。中兴努比亚手机总经理高大鲲则从品牌建设角度表示,中国品牌要从产品主导转向品牌主导,相应的变革则是后端的流程和架构要统统改变。淘宝原总裁程小咚强调辨识度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即便是一个粽子也有多种性感的玩法,“所谓的性感营销,就是必须跟客户发生关系,而发生关系的方法,就是适度”。亲爱的广告公司总经理梁丰则提醒中国广告业,一旦中国创意全面溃烂,中国品牌不可能走得更远 。
正如本刊联席主编、总经理何志毛所说,“不要停止你的想象”,“营销新青年”为中国营销人搭建沟通的桥梁,让新锐的思想快速流转,目标是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营销操盘手俱乐部。
特别鸣谢: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做品牌要有大理想支撑
优管电子董事局顾问 朱嘉华
我做传播业已经二十多年了,2009年到2012年在奥美工作,这3年的经历让我觉得现在广告业越来越无趣了,所以就离开了广告业,但最近有可能重新回到奥美系统。可口可乐在全球很多区域都是奥美的客户,在中国也是,虽然这个案例不是我做的。奥美的后台有一个数据库,可以让我看到可口可乐案例的来龙去脉,所以这个案例我是了解的,我分享一下可口可乐案例的背景。
此次沙龙的主题是“性感营销”,虽然性感这个词让我特别感兴趣,但我觉得性感是很严肃的,因为回归到营销层面,性感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东西。在营销领域,性感跟性不是一个同类的概念,性感代表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产品,会让你没有理由地爱上它。我一直思考什么东西会让一个产品性感呢?我认为是产品本身、品牌本身。我和梁丰交流的时候,发现他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他做了很多房地产传播,都是从前端进入的。广告公司如何从前端进入?原来他是在发展商拿地的时候就介入营销,让一个产品在出生之前就拥有一些性感的元素,让产品本身性感,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我觉得营销在最近十年进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阶段,变成了忽悠的代名词。但是不要忘记,最老的营销理论还是最有效的。最老的营销理论说的是4P,第一个P就是产品。所以,我认为营销应该回归到产品为王。
但仅仅有产品是不够的,奥格威说品牌是产品、价格、通路、促销、包装、推广等的总和给消费者的体验。我在奥美的时候把这个观点翻译了一下:“品牌是品牌拥有者骨子里的运营观念。”比如苹果,基本上是乔布斯一言堂,因为他是苹果品牌的拥有者,所以苹果才会有那样的产品,才会有那样的售价,才会通过那样的方式售卖,然后才会做出那样的广告做推广。这些总和的体验给消费者形成了一个总体的印象,消费者才会用“性感”形容苹果。
大家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可口可乐营销的每个动作都能让你开心。这和可口可乐背后的品牌主张密切相关。奥美认为,如果一个品牌要成为一个百年品牌,它必须有品牌理想,这个品牌理想会让所有人都觉得它是性感的。大概在十年前奥美把可口可乐品牌重新做了一些加工,现在奥美是这么形容可口可乐背后的品牌理想的:如果你有半杯水,可口可乐让你看到的是半满,而不是半空。一个伟大的品牌,要对社会输出一个伟大的观念,让消费者觉得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奥美做的每个品牌都向社会输出一种价值,让你仔细一想,都会发现品牌的所有营销都是围绕品牌理想展开的。
我提到了一个概念,品牌是品牌拥有者骨子里的运营观念。既然如此,还要广告公司干什么?实际上广告公司最重要的功能是把品牌拥有者的运营观念收窄,变成一种消费者非常容易理解的单一的体验。可口可乐的大品牌理想,奥美把它收窄成“open happiness”,很快就被可口可乐认可了,不是因为这个广告语写得好,而是它的背后有着整套的体系在支撑。加多宝模仿了可口可乐的很多广告,但它没有弄清可口可乐背后的品牌理想,只是在学形,而没有学到神。可口可乐的所有营销都能让你感受到开心,而加多宝模仿可口可乐,输出了什么理念?反映了什么品牌核心?什么都没有。这是很多国内品牌的营销状况。
品牌主导背后的架构重组
中兴努比亚手机总经理 高大鲲
从目前看,做品牌确确实实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大多数中国实体企业不是在做品牌,而是在做产品,中国品牌很弱。中国企业的营销都是围绕着产品做,围绕着销售做,围绕着渠道做。
大概在5年前,行业内有一个说法,认为营销的境界分为若干个层级,做品牌是比较高的层级。现在我们与同行交流时发现,很多企业设立了品牌营销部,我们努比亚也有品牌营销部,市场部是品牌营销部的分支,从属于品牌营销。换句话说,我们把品牌营销放到了主导的地位。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设计架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做努比亚,就立志一定要打造品牌,而不仅仅是做产品。说到做产品,大家都知道,中兴的产品能力是很强的,最近十年中兴手机都是中国手机出货量第一,全球排第四或者第五。做产品对中兴来说已经达到天花板了,除非出现大的变化,否则中兴很难超越走在前面的高科技公司。虽然产品的量做得很大,但我们的议价能力是很弱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做品牌,这也是我们开发努比亚品牌的初衷。
做品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把原来产品主导的规划,变成品牌主导。如果你是做实体制造业出身,你就能理解其中的不同。在制造业,价格都是产品主导的,订单提出什么要求,企业就做什么产品。从产品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我们是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后端就研发什么产品。我认为,能做到这一步的企业很少。当我们要做品牌的时候,我们又向前移了一步,转型为品牌主导,也许市场需要那个产品,但假如那个产品与我们的市场定位不相符,我们坚决不做,哪怕它利润很高,但它有可能损害我们的品牌。品牌一旦受损,想再提升,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以品牌为主导带来的最大变革,就是整个后端的流程和架构要统统改变。我们的研发、供应链、技术规划、用户体验、产品采购、物流、人事,所有流程都要进行梳理和改变。我相信大多数组织做出这样的变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愿意尝试。我们做到现在变成了什么格局呢?所有决策都是以品牌为主导,后端的需求是什么,由品牌营销部汇总,然后进行驱动,进行主导,进行管理。
品牌要有鲜明的辨识度
淘宝网市场部前总经理 程小咚
想象我有三个粽子,一个是蛋黄粽,一个是豆沙粽,一个是大肉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和包装,我应该怎么做营销,让这三个粽子都脱颖而出?首先,我们当然是要区分产品,因为粽子壳是一样的颜色,所以我们用绳子区分。
上一页123下一页
绳子不一样了,大家有可能认不清,所以我们要贴上标签,这个是王老吉牌,那个是加多宝牌,品牌就形成了。如果大家还是不了解,我们就得推广、传播、沟通,告诉大家粽子里有多少好的东西。但是,无论你讲多少遍,别人还是会觉得这只是一个粽子,你再怎么做,也就是这个样子。
这就是同质化时代的产品竞争,你想了很多招,你卖的仍然是一个粽子。我再举一个例子,一个饺子,是猪肉白菜馅,怎么做营销?办法是别人做的是猪肉白菜馅饺子,而我做的是猪肉白菜馅馅饼、猪肉白菜馅包子,吃饺子的人同样吃馅饼,吃馅饼的人同样吃包子,而我每个产品都用一样的材料,却做出了三种产品,占据了所有的市场。
我认为这是营销很重要的一个核心,营销不在于你的产品有多矜贵,而在于你的产品形态,你如何让消费者辨识。吴莫愁可以唱歌唱到中国好声音第二,就是因为她的声音有辨识度。
所有伟大的品牌,都具有鲜明的辨识度。路易威登,用了最难看的颜色,屎黄色,但这个颜色比它的品牌还重要,因为这是产品的独特形态。这个颜色虽然很难看,但是没有人模仿,于是就形成了辨识度。乔布斯的手机跟别的手机有什么区别?在那个年代,大家拿的都是键盘手机,手机怎么做都是有键盘的,而乔布斯做了一个没键盘的手机,辨识度就出来了,你拿着iPhone打电话,大家就知道你用的是什么手机。做产品需要创造精神上的东西,给用户一种精神满足感,别人要认得出你用的是什么,你才会产生满足感。所以现在很多人做手机,只是沿着老的套路走,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我认为100+手机未来是有发展前景的,它要创造产销合一模式,让用户发展用户。公众买车,会看到广告就去买吗?不会,一定是问过了很多朋友,朋友的介绍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说明人才是营销中最有用的渠道。这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安利先发现的,安利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品牌。但是那么多的人都成为安利的经销商,最后安利发现自己管理不了,于是只好做直销--你把我的产品买回去卖给别人,我再给你回报。如今有了互联网,就使人际传播的营销出现了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变成销售商,而且企业可以方便地进行管理。这种独特的形态,到了互联网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验,而独特的体验就形成了独特的品牌辨识度,改变了品牌形象。如果100+手机的产销合一模式成功了,大家都能牢牢记住这个品牌。
又比如乐凯萨比萨要排半天队才能吃,其实也是一种品牌辨识度。我们说服务要好,要好到让客户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但是,你的服务好到让客户感受不到,又有什么意义呢?所谓的性感营销,就是必须跟客户发生关系,而发生关系的方法,就是适度为准。比如你追求一个女孩子,你对她百般宠爱百般好,她会觉得你好吗?你必须跟她发生某种关系,让她注意你,然后她才会爱上你。
产品要有很好的核心价值,要有品牌理想,都没有错,但是你也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台湾火车是一个很著名的旅游项目,台湾火车本质上还是火车,但大家不是为了坐火车,而是为了尝一尝火车上著名的便当,这个便当不是台湾火车的核心价值,却成为了它的核心竞争力。要排队才能吃,就是乐凯萨比萨的品牌辨识度,就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它成功地与消费者发生了关系。
越做营销越彷徨
百分之百数码科技董事长 徐国祥
我从事营销已经二十多年了,但越干却越觉得自己不懂营销了,我做过跨国企业的CMO,也看了很多营销著作,比如菲利普•科特勒和奥美的一些书,到今天却发现那些理论全都是证伪的,全球最知名的公司好像都不是基于那些理念,似是而非。这是从旧营销时代向新营销时代过渡让我感到彷徨的原因。
现在的手机行业同样让我彷徨。手机行业竞争非常惨烈、残酷,中国一年卖四五亿台手机,基本上大的玩家都在玩,整个行业一片红海。几年前我说手机行业洗牌在加速,现在看好像牌洗得差不多了,其实故事才刚刚开始,因为巨头对手机的投入越来越大,还有很多不怕死的创业公司不断往里进,我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公司灰溜溜地退出。所以,我就站在移动互联网的角度,谈谈我对营销的疑惑之处。
首先是粉丝经济、互联网思维等新的观念。这些词近年来天天都被吹捧,让人听得有作呕的感觉。什么是粉丝?一开始是明星有粉丝,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营销者也自我吹捧,玩起了粉丝。这种所谓的个人偶像的追随者,等同于忠诚的用户吗?这个问题我是一直没有想清楚的,也是一直不相信的。我和“罗辑思维”交流,他也说他做的不是粉丝营销。我认为,实体经济里是没有粉丝营销的,因为企业用户的忠诚度跟企业创办者的个人魅力是不能划等号的,我认为核心还是产品和服务。
而互联网思维最早是我们的一个股东提出来的,他没有把互联网思维表述清楚,后来却被雷军炒热了。小米的互联网思维那么厉害,为什么小米只有两款手机卖得好,小米3却卖得很糟糕?而小米电视根本就卖不动,小米路由器一塌糊涂,小米电源假冒伪劣,还把同行搞死了。同一个公司的同一个互联网思维,为什么有的很成功,有的却很失败?反正我到今天还是不懂什么叫互联网思维,也不知道互联网思维怎么在手机行业落地。
我的想法是,营销最重要的还是对核心用户的价值。以前做手机我们是没有用户概念的,手机卖出去之后,我们躲得远远的,希望用户三五年内都不要找我们,因为只有出了问题他们才会找我们。到今天我们发现,把手机卖出去之后,故事才刚刚开始,手机是粘住用户的一个工具,把用户套进来,然后才能慢慢赚他们的钱。应用分发、视频、游戏都是赚钱的机会。
第二个是产品的问题。以前我们的手机很便宜,体验一般,今年我们痛定思痛,推出顶级产品,无论是工业设计、制造工艺还是用户体验,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能力,我们都是同行里一流的,同行看了我们的产品都觉得很好。
但是好产品就等于好品牌吗?无论是从业经验、技术实力甚至资本实力,我们都比罗永浩强得太多了,但是我们很惭愧,我们的品牌真的很差。所以,好产品是不是等于好品牌,我觉得值得思考。
第三个是营销的问题。产品和用户要建立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探索的是产销合一模式,最近我们见了很多实体渠道商,也跟京东、苏宁有深入的合作,但我们发现两种渠道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线上渠道的问题是什么呢?它的成本很低,但是线上特别便宜的手机很好卖,特别贵的手机也卖得很火,中端手机却不好卖,让我们很纳闷。我们又尝试实体渠道,销量很好,但成本却占了售价的20%—30%。现在我们的手机硬件是不赚钱的,好不容易把所有的成本堆到产品的供应上面,用最顶级的供应商、最顶级的工艺,不惜代价地把产品做好了,结果渠道成本一加上去,价格就推高了。
我们现在探索的是自营销和自渠道,我们采取合伙人机制,希望把用户当作我们企业的一部分,产销合一。以前我们和用户只是买卖关系,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在极简,都在扁平化,所以我们想,如果我们的产品确实很好,能不能通过用户的方式发展用户?我们设计了一个利益机制,把硬广告和渠道的费用省下来,用户向朋友推荐我们的手机,我们就把利益反馈给用户。这样的想法其实是违背互联网思维的。“罗辑思维”对我说,现在的用户就是不要钱,就是要快乐,就是要好玩。但我觉得靠利益驱动是不矛盾的,品牌和用户构建的关系既有利益诉求,也有情感诉求,也有价值观诉求。
全中国吹嘘互联网思维的没有一个成功的,全中国学小米的也没有一个成功的,所以我干脆不学小米,我跟小米对着干。
我们公司的估值只有小米的几十分之一,但我认为我们的能力远远不是小米的几十分之一。在营销新时代,我们依然在路上,而且走的非常艰难,非常辛苦。
产品大于营销
乐凯萨比萨总经理 陈宁
学习成绩好的人,工作一定好吗?做土豆丝炒肉,你放一堆肉就好吃吗?所以说,配置好,并不一定真的好,消费者认可才好。
上一页123下一页
我自己是IT人,做餐饮纯属偶然,我不懂餐饮,不懂美食,又是西北人,口味比较差,根本吃不出好坏,所以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做产品上。
我做乐凯萨做了4年,从不打折,今年淘点点要上市的时候,找到了我,问能不能和我们合作。阿里巴巴手笔很大,一出手就拿了50万,买了我们5000个套餐,只要用户下载淘点点,并在上面订餐,阿里就送一份套餐。大众点评网看到后,也不甘寂寞,想从我们这里买100万现金券,但我说对阿里不打折,因为我们从没打过折,所以就没有合作。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公司找我们合作呢?这应该与我们前期的营销积累有一定的关系。2010年我们有一家店开业,我们做了3天随喜活动,就是随便点,随便吃,随便给钱。当时我们卖了2万多元的东西,只收了2000多元。事情发生后,《南方都市报》对我们做了一个报道,然后在微博上转发了。我当时刚回宁夏老家,一下飞机就看到900多条批判我的微博,我都一一回复了。第二天,微博回复有4万多条,新浪头条新闻、央视财经、凤凰网、中国企业家等大号全都转发了,我们就火了。甚至东方直播室、孟非、金星等都找我们做电视节目,凤凰台、东森台、TVB等境外媒体也在我们店里守着采访。我们的店从那以后开业就没有亏过钱,以往我们的店开业,都是要经过一段煎熬期的。
有一次我跟蔡澜交流,问餐饮应该怎么做,蔡澜回答说:“货真价值。”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营造价值感。我们深圳海岸城的那家店,到了周六、周日从中午12点一直排队排到晚上10点,不是得益于营销,而是得益于我们的产品好,价格合适,让大家觉得物美价廉。另外,土豆丝炒猪肉,猪肉放多了可能是坏事,因为品位很重要,我们也在努力提高品位。我们专门请了设计师,在店里设计了很多场景,让消费者觉得很新奇。为了提高品位,我们在开业第三年就参加了批萨行业的世锦赛,这是第一次有中国人参加,虽然我们拿了世锦赛倒数第二,但我们可以跟大家讲,我们是中国人零的突破,是22年来第一次有中国人参加比赛。
乐凯萨比萨虽然是因为一个营销事件被大家认知的,但我认为产品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秘诀是给产品一个恰如其分的性价比。
反思溃烂的中国创意
亲爱的广告总经理 梁丰
我希望分享一下关于现代社会营销的困惑,题目就叫“不做创意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生活在远古时代的单细胞动物,我们观察它的化石发现,在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进程中,它都没有进化,后来就灭绝掉了。对于我们营销人也是一样的,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们所处的语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进程里,我们很多人都面临一个抉择,要进化,还是做一个草履虫?我们不妨先抛开自己的身份、角色,抛开自己的生活、焦虑,尝试跳出来看这个问题,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
首先我们看到现代的信息是非常爆炸化、非常碎片化的。我们的大脑虽然终日很忙碌,但其实是无所适从的。现在有一种疾病叫大脑肥胖症,就是大脑每天摄取太多的资讯,但是我们没有时间、能力把这些信息消化掉,内化成我们的营养。
我们每天都在谈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无论是国外的facebook、twitter,还是国内的微博、微信,都是我们的重要话题。但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社交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化传播的载体,虽然现在非常发达,但是我们好像失去了传统的社交能力。以前我们见到一个女孩子会要她的电话,约她出来吃饭、喝茶。现在我可能会在旁边偷偷地用微信搜索她。前几年我们躲在短信的后面,现在我们躲在QQ、微博、微信的后面。虽然社交媒体无处不在,但其实人和人直面社交的能力是在退化的。这是一个悖论,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我们认识一个陌生人越来越容易,但是真实的社交从来没有发生过。
按照奥美以前的说法,我们建立一个品牌需要360度地构建。可是我们看到,无论是我们小米也好,还是罗永浩锤子手机也好,现在营销人是可以单点构建品牌的,大家已经可以跳脱出以往的模式。我们都在欢呼旧社会已经被摧毁,但是新社会究竟是怎么样的,其实并不清晰。
这是我自己对现在营销的一些偏激的观感。我觉得以2000年为界的话,过去的十几年是新中国最为剧变的十几年。我们的经济在快速发展,我们生活的城市和乡村在剧变,我们构建资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中国对创意、营销、审美其实是在全面地溃烂。比如流行音乐,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买磁带、CD,这些流行音乐可能是长辈们不屑一顾的,但至少它们是香港人、台湾人用真实的乐器录制的。但是现在,最炫民族风等恶俗音乐被大批量地制造出来。最炫民族风是怎么生产的?音乐公司召集几十位生活捉襟见肘的创作人,规定每个人每周要交十几二十首歌,假如公司旗下有20个创作人,一个月就能写两百首歌。然后公司从中挑出5首歌,每一首歌花5万块完成编配、录音、投放整个流程。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做音乐。我们听到的大量恶俗音乐,都是这样生产的。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音乐生产成本,但是只有模拟声,没有真实的乐器,造成大量乐手失业,音乐也越听越没有意思。
广告和创意在中国是一门显学,无论是企业还是媒体每天都在讨论,但事实上我们并不喜欢看国内的广告,反而很乐意欣赏欧美的广告作品。我劳累了一天,打开电脑,看看欧美的广告觉得挺享受。但国内的广告发展了这么多年,好像还是那个样子。现在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衰落了,互联网媒体好像开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开始关注用户体验了,但用的却是各种媚俗和恶俗的方式。所以,我个人的观感,对于现在的营销,大家的眼界都在提高,创意却在全线溃烂,这是我们思考、做决策时候要反思的。
责任编辑:孟祥慧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