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勤:5年内脱贫7100万人,怎么破

02.12.2015  15:09

  近期结束的有关“脱贫”的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要求到2020年绝不允许有任何地区和个人生活在“贫困”以下,全国全面实现“小康”水平。中国人民距离实现第一个中国梦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

  这个目标令人振奋,令人期待。因为这毕竟是近二百年以来中国无数英雄为之奋斗献身的事业。

  但是,“脱贫”这场奋斗注定是场艰苦的“持久战”。凡是懂得战役的人都知道,暂时攻城略地易,长期守城保地难。在经济领域更是如此:实现某个经济指标可能不是难事,因为集中优势力量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长期保持这个目标则是很难的任务。因为“长期保持”需要的不仅是“一鼓作气”的勇气,而是综合实力持续发效的能力。我们可以肯定,中国一定能够实现“全民脱贫”和“全面脱贫”的目标,然而能否让中国人口长期保持“无贫”状态却是对中国的最大考验。

  在金融行业,人们熟悉一个“实时指标”:即到某个时间点各家银行需要向人民银行上报在这个时间点的“存款数”,并以此作为各银行业绩的依据。但是过了这个时间点,各家银行的实际存款数大幅下降,却不会对那个业绩产生任何影响。在处理“脱贫”问题上,我们必须确保避免“实时数”和“长期值”之间的的断链,保证两者之间的顺利接驳和可延续性是关键。因为我们要求实现的不是暂时的“脱贫”而是“永久脱贫”。

  “贫困”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状态”。据统计,中国农村仍然有大约7100万贫困人口,是指年均收入低于2300元 (2010年的价格指数)的人群。如果单解决年收入问题,似乎并不难,然而如何解决“贫困状态”却是真正的辛苦活。

  “贫苦状态”不仅存在于农村地区,还存在于城市。这种“状态”不仅存在于“收入”,而是体现在“支出”上。如果我们把“贫困”标准从“年收入”改为“年支出”低于2500元即为“贫困”,这将大大提高“脱贫”的含金量,而且具有真正的可信度。

  要彻底解决“贫困状态”就必须解决产生,制造“贫困的土壤”。不彻底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脱贫”就将是一个周而复始,反反复复的痛苦过程。许多拉美国家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产生“贫困”的土壤主要存在于我们的政策、观念和相关的措施中。例如在就业、产业和创业的政策的“再改革”是清除这种“土壤”的重要前提。

  中国的经济改革正处于一个新的“装修期”:对虽然经过改革,又证明不适用的发展模式进行“再改革”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处理涉及“脱贫”的民生问题上,许多领域面临“再改革”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和挑战。

  “脱贫”涉及不只是解决穷人的收入问题,而是解决他们的长期、可靠和稳定的工作。有了工作就有了收入。所以,对现行的税收政策和社保体制进行深入的“再改革”就成为消除“新贫困土壤”的“后发条件”。

  我们还要注意产生“贫困”的阶梯性。一般规律而言。人们的“贫困”经历三个阶段:年轻时,壮年时和老年时。而绝大多数的“贫困”发生在进入“老年”阶段。由于中国没有完善的退休养老制度,许多人在将老未老之时,极易失去工作和就业机会,使这些人群变得“脆弱”和“敏感”,身体状况日益下降,病疾缠身,是催化“新生贫困”的主因。中国面临人口老化的压力,说到底,是一个老化人口极易变贫的压力。这个压力的解除,必须要求政策的扶持和“再改革”,因为当中国的老年人口解决了“贫困”,中国就搬掉了压在头上数千年之久的“贫困”大山。

  “愚公搬山”,在中国将成为现实。

 (作者刘志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日环球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