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学生成功率不到10% 怎么看创业者中的炮灰

14.12.2015  14:08

        100个创业的学生中,成功的可能不超过10人,如何看待大多数的“失败者”?

        赵轶 《川报观察》客户端记者 张守帅

        临近期末,晚自习的教室座位争夺战中,没了刘刚(化名)的身影。实际上,从9月份新学期开始,他便“消失”了,成为“休学创业族”的一员。

        刘刚在成都一所知名高校的经济学院就读,是同学眼中的“创业潮人”:他打造的订餐平台为一位位“”同学送去美味,并由此结识了后来的女朋友。

        最近,一则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消息正刺激着他:11月,博士生创业者马天琛的公司上市,创造了在校生创业上市的“第一股”。

        来自成都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今年1—9月,成都新增青年大学生创业者10115名,那意味着总数远超于此。“刘刚”们不断涌现,但“马天琛”一定不多。

        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有多高?有的说10%,有的说5%,有的说只有2.4%。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失败退出的一定是大多数。

        学业与创业的平衡术

        其实,刘刚已经创业失败过一次。2013年9月,刚读大一,他就跟朋友联手设计了一个APP,帮助羽毛球爱好者预约成都市内的场地,避免到场排队等待。

        但那个APP项目只持续了一个学年。“没办法,大家都是兼职创业,团队出了问题。”刘刚说,掌握技术的朋友远在杭州,沟通不便,而且要做大就得融资或者让“股东”们继续增资,大家分歧很大,扯来扯去,散伙了事。

        这让刘刚感到沮丧。但很快来了“一阵风”,将他的烦恼吹到九霄云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滚滚袭来。受此激励,他决定东山再起,投身到了校园外卖项目。这次,他汲取教训,组建新团队时,招募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校内同学。

        不过,同为“外卖哥”,刘刚的校友夏宏伟(化名)已经放弃了。夏宏伟学软件专业,不乏技术,他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学业与创业冲突”。

        记者对四川大学近60名学生的调查亦显示,尽管超过六成的学生表示自己现在有或者曾经有过创业的想法,但也有超过四成的人认为创业会耽误学习——这亦是刘刚选择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张蓉的态度是:尽量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创业,将创业变成理解和运用课堂知识的一种途径。

        政策扶持代替不了经验经历

        据记者调查,在蓉院校中至少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成都职业学院等三所学校设立了实体的“创业学院”,专事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

        电子科大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于今年9月,首批投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1000万元,用于加快推进项目培育、孵化加速等工作。“每年将选拔30-50名学生重点培养,配备一对一的导师及项目启动资金。”据该学院院长申小蓉介绍,包括IDG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老鹰基金创始人刘小鹰、洪泰基金发起人俞敏洪和盛希泰等,均是学院的创业导师。

        创业学院的设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接政策与市场。去年底,记者曾对四川省设立的1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补贴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当时由于学生多数不了解相关政策,实际申领效果并不理想。

        “今年成功申请到补贴的创业团队已经超过了70支,较去年大幅提升。”张蓉介绍,该校确立了“塔式”教育的理念,将创业课列为必修课程,让所有学生科学权衡是否适合创业,从而再进一步培养“塔尖”。

        与学生接触多了,她也见证了很多的“退出者”。在她看来,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四个:经验不足,与目标客户打交道缺乏底气;资金不足,很多学生是零花钱创业,要做大很难;对市场“陷阱”估计不足,创业项目易被成熟企业复制或收购;核心技术有限,缺乏市场竞争力。

        会“飞蛾扑火”也会“死灰复燃

        即便是有了政策的扶持、教师的指导,在许多人看来,学生的创业行为仍如“飞蛾扑火”,绝大多数免不了走向“失败”的结局。

        “失败不可怕,请不要称我们‘炮灰’。”刘刚、夏宏伟不约而同地说。他们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即使不成功,也能收获无法从课堂获得的深刻体悟。

        此前,创业导师、武汉光谷创业咖啡创始人李儒雄受访时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只要创业不举债,年轻人即便失去两三年时间,也不可怕,“这种实战的收获,比读EMAB还深刻。

        同样遭遇过挫折,四川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张雷又找到了新的创业方向——生态旅游。他是户外运动发烧友,今年3月,他与川大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窦亮共同谋划了一个针对川西旅游的深度体验项目。

        “窦老师有专业优势,我有上次创业积累的组织推广优势。”他说,这个项目在不久前的一次比赛中获得了省级金奖,目前已经注册了公司,成功实施了一次前往若尔盖的深度游,在圈内打响了名气。

        他的经历,印证了大学生创业者经常用来“自嘲”的一句话,“不要说我是‘炮灰’,我很可能‘死灰复燃’。

        “埋下一颗创业的种子就够了。”张蓉说,学校正开辟更多的免费场地,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但她对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仍持理性态度,“学校的创业经历,更多是让学生对创业有更理性的认识。不管当下成功与否,将来遇到合适的土壤和温度,该发芽的总会发芽。

        观点|鼓励创业还须宽容失败

        □夏丽莎

        熙熙攘攘的“全民创业大军”中,大学生无疑是一支生力军。然而,不足10%的创业成功率,也引起不少人、特别是家长们的担忧:大学生“前赴后继、九死一生”忙创业,是否值得?

        其实,对于“成功率不高”这一说法,不妨换一条宽容的思路。

        什么是成功?马云两次高考失利,彼时,他也只是高考独木桥上的“炮灰”。但十多年后他所创立的阿里巴巴,成了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航空母舰”,而当年高考的“成功者”,可能有不少已“泯然众人矣”。

        其实,成功不在于一时一地,更难以用某个时期的“成功率”去衡量。一次两次的挫折,何尝不是“经验教训”这一财富的积累?对大学生们“飞蛾扑火”式的创业激情,应当宽容以待。

        不过,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大学生尚未真正置身社会,对市场的把握不一定充分,对风险的认识可能存在偏差,对前景的预判也可能盲目乐观。因此,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肩负着引导职责。

        这种引导,并不是要去约束和指教他们“应走什么样的路”,这可能阻碍创造性和想象力。而是告诉他们,每一条路上可能踩到什么样的荆棘,有什么办法去避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