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演川剧 怎一个萌字了得

28.12.2015  00:47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12月27日下午2点,四川省首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在四川省川剧院正式举行。当天,来自全省22个学校的23个节目,进行现场展演。川剧折子戏、川剧课本剧、川剧舞蹈、程式、演唱等极具川剧元素与特色的节目一一上演。

  下午2点,来自某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以《戏海拾贝》开场,数十位身着川剧戏服的10后小演员,时而下腰,时而劈叉,时而变脸,时而水袖,别看他们年龄不大,川剧绝活可学了不少。“开场剧目里我看到一位小娃娃,在旋转的过程中,脚步都要打颤了,我生怕摔倒了,毕竟娃娃还小嘛,没想到最后她收尾收得好,小小年纪就这么喜欢川剧,了不起。”现场一位老戏迷竖起大拇指频频为小朋友点赞道。更有不少观众,举着手机不停按着相机快门,“娃娃穿着戏服、画着脸谱,还一本正经的表演川剧绝活的样子,简直萌化了!

  接下来的正式展演环节,《川调》《滚灯》《包公铡侄》《观景》等经典折子戏,被舞台上的小演员们演出了自己的特色,还有像 大家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狼来了》等寓言故事,也有了川剧版本,被小朋友们演绎的活灵活现。

  《司马光砸缸》的指导老师、来自兴盛小学的90后教师伍登圆告诉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为了将课本上的寓言故事编排成川剧,他们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来排练。“学生们都是零基础,我们就从川剧身段练起。”所有的小演员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9岁。《司马光砸缸》中饰演掉进水缸的小朋友,9岁的刘晨菲告诉记者,从7岁开始接触川剧兴趣班开始,川剧零基础的她,每天回家练习下腰、横叉、竖叉等基本技巧。“刚开始练的时候会很疼,现在只有一点疼了。”刘晨菲说,“我喜欢川剧,所以我会一直坚持练习。

  记者现场看到,除了川剧传统戏,还有众多的剧目是中小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编课本剧,如《梅花绝句》《鹤蚌相争》等,小演员们将课本里的故事进行改编,用川剧的形式将课本上的文字鲜活地表演出来,寓教于乐。

  “小朋友们很灵,很聪明,一教就明白了。不说功夫多好,起码有范儿,有灵气。”此次展演活动总导演郑得胜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川剧艺术。通过这次展演,我们发现很多娃娃有功底,这出乎我们的意料,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