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促发展 当好西部“领头羊”

12.03.2015  10:47
  我国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四川加快发展意义重大”“希望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李克强总理3月8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一席话,既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的殷切希望,也肯定了四川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更点明了四川在新时期必须承担的重大使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在变化、经济结构在优化、发展动力在转换,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西部地区人口超过7.2亿,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潜力,是我国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四川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好“领头羊”,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四川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当好“领头羊”,必须立足四川发展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走在了西部前列。经济规模西部最大,GDP和投资分别占西部约五分之一,消费和工业分别占西部约四分之一。产业门类西部最全,是我国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三大装备制造基地之一和重要的中高端乘用车生产基地。开放水平西部最高,28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川落户,居中西部之首;12个国家在川设立领事机构,居全国第三;双流机场开通国际(地区)航线80条,居全国第三;成都在中西部第1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创新能力西部最强,拥有两院院士59人(次)、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7个、高新技术企业2200家。基础设施西部领先,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5500公里,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全省铁路营运里程接近4000公里,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连续10年居中西部第一。同时,四川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水能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一,钛、钒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国的87%、40%,稀土资源量全国第二,页岩气资源量全国第一,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雄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发展条件,为四川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增添了我们当好“领头羊”的底气。

  当好“领头羊”,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一个地区的跨越发展,关键就在那么两三步,在于能不能把握机遇。当前,四川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我省处于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支撑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核心腹地,在产业布局、互联互通等方面发展空间巨大。天府新区获批为国家级新区,将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新兴增长极。绵阳科技城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又是西部唯一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的城市,将成为引领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攀西地区是全国唯一的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将为我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试点示范。成都新机场获批立项,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形成“一市两场”格局的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现代国际航空枢纽,同步规划建设的空港经济区,也必将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兴增长极。同时,我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几年每年将新增110多万城镇常住人口,将会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抓住这些机遇,必将为我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四川率先发展,更好发挥西部“领头羊”作用。

  当好“领头羊”,必须找准发展路径。“领头羊”需要认清前进的方向,推动四川经济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要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尽快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次级竞相突破、底部不断夯实的生动局面;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推动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率先突破,促进七大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尽快推动简政放权、投融资、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破题,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改革红利。要着力扩大开放合作,积极搭建对外开放大平台,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不断拓宽发展新空间,努力打造开放合作新优势。要充分释放有效需求,针对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挖掘投资潜力,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顺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大力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挥消费稳增长的基础作用。只要我们保持发展定力、认准发展路径,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就能在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带动西部地区共同发展,成为西部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当好“领头羊”,必须弘扬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干事创业、砥砺奋进的动力源泉。四川人民历来就有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关键时刻,干部群众冲得上、顶得住、拼得赢。特别是面对“5·12”汶川、“4·20”芦山、“11·22”康定等地震灾难,四川人民崛起于危难,顽强拼搏,自力更生,奋力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面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我们只要继续发扬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就能进一步凝聚推动四川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汇集引领西部加快发展的强大动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念,困难面前不弯腰,咬定发展不放松,就能推动四川这艘航船行稳致远,就能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领头羊”的作用,就能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唐利民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