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集中打造农建示范区 带动农村产业发展

21.08.2014  03:11

截至6月底,德阳市建设农建示范区面积11.63万亩,占计划的103.19%。共完成田间渠道防渗708.2公里,新修塘堰103口,建设提灌站7座,建设高标准农田8.2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7.24万亩,营造林2045亩,通乡通村公路建设79.8公里。

 

记者从德阳市水务局了解到,2014年度,德阳市计划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6个,建设面积11.27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4.55万亩。项目实施中,围绕打造全市示范区“大环线”,选取了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点突出、示范效果良好的旌阳区黄许镇、德新镇、柏隆镇,广汉市金鱼镇、三水镇、和兴镇,什邡市隐峰镇、南泉镇,绵竹市富新镇、什地镇,中江县仓山镇、元兴镇、会龙镇,罗江县新盛镇等6个县(市、区)的13个镇共6个示范区集中成片实施。

 

示范区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相结合,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带动了农村产业调整、农房改造、环境整治同步发展。

 

罗江县结合新农村示范建设,集中打造新盛镇土城、月亮、罗汉村农建示范区,配套改造灌排渠系、改善休闲生活环境,大力发展春见、红心蜜柚等特色水果产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600余亩,预计可实现人均年增收300余元。

 

广汉市结合示范区建设,集中成片打造广汉市“三带四基地”,即沿山观光农业带、特色水产养殖带、绿色农产品示范带,粮食、蔬菜、水果、油菜基地。整合各类涉农项目综合配套实施三水、金鱼、和兴片区,规模打造高产优质粮食基地,并依托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产业资源优势,实现大规模土地流转,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集群化管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绵竹市借助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产业调整,大力发展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生态农庄,种植蓝莓、葡萄、草莓、石榴、番茄、西瓜等优质水果,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什邡市依托示范区建设,全面完善水网、田网、路网,整治农村院落环境,突出了示范区综合效益。

 

记者从该市水务局获悉, 2014年,全市示范区建设共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06万亩,新增旱地浇灌面积3.78万亩,亩均新增粮食产量97.18公斤,示范区农民人均增收达458.5余元。(西南商报 肖芷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