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申报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 团队成员宅宾馆半月消化750页材料

17.11.2014  11:40

   四川在线德阳频道消息(记者 张渔) 日前,德阳顺利通过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评选公示,成功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在获知这一消息时,德阳申报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小组的成员难掩内心的激动,有的甚至喜极而泣,因为在申报过程中,有太多让他们难以忘怀的故事。 

  “”、“压力大”这是德阳申报国家节能减排示范城市成功后,申报团队成员张肇梧对此次申报过程的感受。“当晓得德阳申报成功之后,感觉就像是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一样,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张肇梧说,2011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出台后,德阳就开始着手准备申报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争创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财政局设立专门机构,强力推进申报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经验,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子过河。”张肇梧坦言,在做了近两年的准备后,在2013年的评选中,德阳最终未能入选。“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最后没有入选,当时大家的感受就是这件事情确实难度很高。

  张肇梧介绍,第一次申报失利后,德阳及时总结了申报工作经验,认真查找差距。“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继续做好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修订完善申报方案,不断夯实申报工作基础。

  2014年德阳再次申报,这一次大家心里都顶着无形的压力。“如果这一次申报还不能成功怎么办?”张肇梧说,当时大家都不敢想象,心里只有一股劲,全力投入地干,一定要成功。

  “感觉比我高考还紧张!”谈及此次申报,申报团队成员李世琪如此评价自己的真实感受。李世琪说,在申报团队里面,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申报成功”,大家都比较团结,工作来了就做,根本不会分彼此。“走进这个团队,你能感觉到大家工作上的那一股劲。

  “大家都非常努力,生怕因为自己的失误,给德阳的申报工作造成影响。”李世琪说,在北京准备答辩期间,团队成员一起在宾馆里待了半个月,“当时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他时间就是消化750页的申报材料,我记得我只有一天晚上出去散步了20多分钟,其余时间都在宾馆准备。

  “把750页材料吃透,把每个项目的背景、支撑、延伸都要搞清楚。”因为大家都不知道现场答辩时,专家会如何发问,所以李世琪和其他成员只能将厚达750页的申报材料全部吃透,确保专家发问时能够从容应对。

  张肇梧介绍,在申报过程中,团队成员基本都要加班。“我记得去年中秋、国庆,今年中秋、国庆大家都在加班。”很多时候,一个电话下来,即使是晚上大家也要马上开始准备材料。张肇梧说,团队里每个人对申报工作都有自己特殊的记忆。

  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努力,今年10月,德阳取得四川省唯一代表资格被推荐给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经过第一轮初选和第二轮“16晋12”的激烈答辩,最终以第3名的优异成绩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也是四川省唯一入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