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一大早,阿坝州若尔盖县求吉乡农牧民奔走相告,德阳的医疗专家来义诊了。这场迟到一个多月的义诊,温情、庄重却又感伤。这支以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范天勇命名的“范天勇援藏医疗队”,却唯独不见范天勇。
7月17日下午,范天勇带着15人的援藏医疗小分队前往若尔盖县开展义诊,行至茂县石大关路段时,突遇山体滑坡。范天勇在组织队员疏散和救援过程中,不幸被飞石击中,44岁的生命戛然而止。
从去年10月17日到今年7月17日,范天勇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工作了9个月。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令人铭记的句号。
9月4日,省委追授范天勇“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省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他学习,一心为民、干在实处。
医者仁心
同事们的记忆中,范天勇就只提过一句口号:“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他在诊室里加了一把椅子,“家属大老远陪病人来看病,久站会累。”
去年10月17日,范天勇从川大华西医院来到德阳市人民医院。他把行李往职工宿舍一放,说:“以后就住这儿,近,上下班方便。”院办副主任黄毅寻思,这里可全是住的刚工作的单身汉哦,哪是引进人才该住的地方。
上班果然近,步行五分钟就到。范天勇来得早,四处看,连外科楼的地下室也不放过。一个现象引起他注意,每天上午在药房排起长队的,不是别人,竟是护士。一问得知,医生早上查病房,查完,护士才拿到取药单。第一个患者输上药,最快九点半,最后一个输完,已到中午。“这个流程不对。”他问:“为什么查房不在前一天下午进行?这不利于患者治疗,也给护理造成很大压力。”10天后,范天勇完成流程再造:早上8点钟,住院病人输上液,9点半前基本全部输完。从此,护士只需安心做好护理工作,那些药,护工深夜就配送到位。
范天勇到德阳市人民医院次日做了一台腹腔镜手术。麻醉科主任王瑛搭档,只见他娴熟地打孔,插镜头,盯监视器,操作器械……别人做七八个小时,他用时不到一半。王瑛暗暗赞叹:“真是一双好手。”作为华西医院最早接触腹腔镜的医生,范天勇在那里工作16年,做了5000余例各类手术,是外科业务尖子,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教授、硕导。
来到德阳市人民医院,范天勇的工牌号1001,每周四下午1点,这个号准时出诊。那些慕名到华西的患者,跟着追到德阳。
细心的尤平洪医生发现,范天勇的诊室多了一把椅子。范天勇解释:“家属大老远陪病人来看病,久站会累。”
同事们的记忆中,范天勇就只提过一句口号:“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下午1点开诊,是他的新规。他说:“很多外地患者上午就来等,中午怎么熬,我们为什么不能错时上班?”
为了患者利益,他甚至要动医院的“奶酪”。
“现在的诊断水平不同于十几年前,可有可无的检查,坚决不用。”他说,医院部分化验、检查费用偏高,我们应做到合理检查。一位医生评价称,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检查费的“含金量”很高,范天勇这是在“自我革命”。
用药方面,范天勇也规定,可用可不用的药品一律不进,在医院不重要的药品全部剔除。据统计,上半年住院病人药品费用所占整个开支的比例为33.86%,较去年同期下降5.02%,门诊急诊病人较去年同期增11.36%,出院病人较去年同期增15.68%。
范天勇特别看重的一个指标——平均住院天数,由10.55天降至10.13天。他说,目标还没实现,要减少到10天内。
锐意改革
进一步提高办院水平如同一台“手术”。范天勇走访了所有的临床科室,考察了兄弟医院,提出“一体两翼”的战略构想
“学者风度的斯文人,能管好医院吗?”和很多人一样,感染科主任杨家红曾为范天勇捏把汗。
德阳市人民医院是当地唯一的三甲医院,当时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设计日门诊量2000-2500人次,实际平均4000多人次,最高达5900人次。
如何进一步提高德阳市人民医院办院水平,也如同一台“手术”,需要范天勇发现“病灶”在哪里。
他把医务人员轮流派出去体验就诊。这些“患者”反馈回感受:门诊挂号难,排队时间长,等个住院床位出来更难。
挂号要排队,交费要排队,取药要排队,是否非排不可?医院与工商银行合作推出“银医卡”,患者持卡不仅可自助挂号,医生诊断完,现场就能刷卡支付,处方同步传到药房,患者直接取药就可。
他鼓励住院部专家多上门诊,要求所有号全部预约开放。年轻人网上预约,上班族电话预约,年老的不懂科技,就近到银行网点预约。随着精细化管理的推行,以往德阳市人民医院门诊挂号打拥堂、熬更排队现象明显改变。
站了十几年手术间,范天勇患有严重的腰肌陈旧性损伤,他坐不住,也不愿坐。一有空,就到各科室走访,征求一线职工对医院发展的意见。能一个人去,他绝不带第二个。
有一天,他“预约”大外科主任张跃天,科室回复,很忙。过了20分钟,再“预约”,还是忙。直到下午,张跃天才空闲出来。两人见面,范天勇看出他的忐忑,主动安慰:“我不干扰你们工作。”
范天勇其实是最忙的人。
他一一倾听全院37个科室的想法,考察了兄弟医院,最终向全院职工和盘托出他的战略构想:以院本部为中心,向南,将旌南分院建成健康管理中心,向北,规划建设妇女儿童中心。
全院职工无不为这个“一体两翼”的远景拍手称快。范天勇的另一番话,让大家如坐针毡,又如沐春风。他说:“我们的技术水平与华西、省医院有很大差距,手术级别也不高,有很大提升空间。”
他还为各个科室一一制定提升规划,要求妇产科关注无痛分娩、试管婴儿,外科关注免于开刀的无创手术……
去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有床位1589张,走廊中的加床经常超过130张的红线,达到150张。范天勇经过走访、研究,腾笼换鸟的思路浮现。医院的旌南分院主要职能是防备传染病暴发,利用率一直很低,可以搬一些科室过去,在本部空出床位。很快,康复科搬到旌南分院,并规划了建康复训练区,本部增加85张床位。
援藏担当
山上巨石炸开,石头天女散花般抛向河谷,有人被石头重击在地。范天勇奔向伤者,“快救人”是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德阳市人民医院年门诊急诊量逾136万人次,住院病人5.2万人次,手术2.06万台次,人手紧。人手再紧,范天勇也不吝惜派人出去服务。他说,医生要“以德为先”,更要有社会担当。
今年春节前,骨科副主任陈曦被下派到旌阳区新中镇卫生院。范天勇交给他一个任务,在帮助基层医院提高业务能力、惠及当地群众的同时,探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德阳市人民医院最多的外派人员,在若尔盖县,德阳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若尔盖县人民医院。今年4月,若尔盖县人民医院院长余茂松介绍,新医院即将投入使用,但一些基础设施还没着落。范天勇立即要来新医院所需设备数量和规划图纸。
要规划图纸做什么?范天勇考虑得细。高海拔地区医院的窗户高度、房间宽度不同内地,如果输液台比窗户高,就可能面临污染。德阳市人民医院为新医院量身定做了两个病区护理单元的设施设备,输液台使用的是金属轮胎,因为橡胶在那里要开裂。7月16日,这批设施设备运往若尔盖。17日,范天勇带领医疗队到草原巡诊,并为一位重病患者做手术。14时45分,他们行至距茂县县城36公里的石大关路段时,被堵在山谷中。
忽然,山上有石头飞落。范天勇跳出车来,向身后的中巴车挥手、大喊:“都快撤,喊后面的队员赶紧撤!”顷刻间巨石炸开,石头天女散花般抛向河谷,大的如桌椅,小的如砖头,砸到道路护栏、汽车,砰砰作响。
山谷里灰尘弥漫,惊叫不绝。
范天勇与同事谭鸿一起捂着鼻子跑了20米远后,听到噗噗的声音,发现有群众被石头重击在地。“快救人!”范天勇边喊边向伤者奔去,而谭鸿则被又一块滑落的巨石隔开了。
十多分钟后,山谷重现天日,医疗队清点人数,少了范天勇。大家找到他时,他躺在路旁的一个石坎边,T恤被飞石撕碎一大截,一道10多厘米的伤口贯穿腹部。
同事们都是医生,外科医生黄卫跪在地上,为范天勇实施心肺复苏。然而,大家都明白,这时范天勇已没了生命迹象,但他们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范天勇的遗体被运往茂县人民医院。此时,医院手术室内还有两名伤者生命垂危。谭鸿抹抹眼泪,呜咽着说:“我们过去帮忙……范院长一定会支持我们……”
未遂遗愿
直到他殉职,网友们才发现,“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那张感动无数人的3名疲倦的医生躺在椅子上睡着的照片,其中一个“白大褂”就是他
7月23日,头七。范天勇的妻子朱红萍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宿舍收拾遗物。她发现了一个煮蛋器,几包方便面,一瓶安眠药。不在家的9个月里,他们每天都会电话联系,但范天勇没对妻子倒过一句苦水。也许,只有安眠药知道他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
直到他殉职,同事们才了解到他的家庭:四个老人,两个患癌症,一个瘫痪在床,儿子读高中。自他到德阳市人民医院,妻子为照顾家庭放弃了工作。
直到他殉职,网友们才发现,“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那张感动无数人的3名疲倦的医生躺在椅子上睡着的照片,其中一个“白大褂”就是他。
他的同事,他的学生,他的病人,与他素不相识的上百万网友,深深怀念他,为他送行。
75岁的秦培德记得范天勇的恩情。大年二十七,他紧急入院,需做肾脏切除。范天勇挤出时间成功给他做了手术。秦家人感激不尽,包了一个红包偷偷塞给范天勇。范天勇送回去,又被塞回来,便委托院党纪办把红包代交存为秦培德的医疗费。
范天勇的同事们期盼着:再次见到那个手术一丝不苟的范天勇,那个见到护工淋雨会去撑伞的范天勇,那个为员工送签名生日贺卡的范天勇……
杨家红把一根红丝带系在范天勇上班经常走的路边,希望他看到医院的改革不会停止。在其殉职前,该院城北妇儿中心项目已获立项,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决定吸收他为会员。
但他对朱红萍的承诺,再也无法实现。范天勇打网球,妻子跟着爱上这项运动。他曾向朱红萍承诺,退休后带她去看四大满贯公开赛。
记者手记
实干者不会被遗忘
为了解范天勇的事迹,记者希望能找到他生前的一些视频资料。可他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工作9个月,留下的视频凑在一起只有3分钟。
但在记者接触到的范天勇的同事口中,几乎每人都能说出一段关于他的故事,那些细节让人感动。比如他发现医院行车道的井盖被汽车碾得咣当作响。他说,晚上会更响,病人怎么休息?他让工作人员赶紧给井盖添加减震垫。
他认真做好一件又一件小事,这些小事叠加起来,让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以务实精神和奉献精神,留下自己的价值理念和难以磨灭的人生印记。
在对医院的改革中,他以患者为中心,以看病难、就医累、看病贵为切入点,探索出一条医院精细化管理之路。患者评价说,他是一个没有一点架子的院长。职工评价说,他是一个不喜欢蹲办公室的领导。记者翻看了他的会议讲稿,他不讲空话、套话,说的全是问题和对策。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这样一心为民的实干者,人民不会忘记。
大医在德——追记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范天勇的最后9个月 -
成都11:44 12.09.2014 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