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 奏响民生最强音

20.01.2014  13:59

    大德如阳,民生如斯。

    刚刚过去的2013年,德阳“十大民生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句号。2013年,德阳市各级财政投入民生工程资金4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8%。它的带动效应更加明显:去年1到10月,全市完成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144亿元,同比增长25.3%。

    民生优先、民生唯大。2013年,在380万德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中,德阳党委政府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根本的追求,“重装之都”奏响了民生最强音,铺展开一幅美丽民生新画卷。

    民生画卷之美,在形式之新。中江县居民徐万荣记得,自己门前小巷从坑洼的泥地变成水泥路面只用了4天。这要归功于“三本台账”。2013年,德阳1.4万多名干部驻村蹲点调研,建起民生、困难群众、社会稳定三本台账,把群众事写进干部心。万名干部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这是德阳在惠民工作中探索出的全新路径。走出去的是干部,走进来的是民心。“台账”信息从群众中来,方法由群众实践,效果由群众评判。创新形式、完善机制的背后,是民生本源的大回归:察民情、听民忧、解民困。

    民生画卷之美,在内容之实。绵竹市民杨莉记得,去年10月11日,她带孩子到绵竹市人民医院看病,医药费比以往节省了9.3元。省下的钱是因为取消了药品加成。2013年10月1日起,德阳市18家县级公立医院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均按进货价销售。截至今年1月14日,该措施共向群众让利1870余万元。让利于民,让人民得实惠,老百姓需要的,正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工程。

    民生画卷之美,在内涵之广。德阳经开区旌东街道旌湖社区居民卿光明记得,通过社区帮扶,自己的手术款项有了着落。作为千亿产业新城,德阳经开区一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手做实民生工作,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发展不忘民生,建设不忘群众。产业推动的力量,已然成为民生福祉的催化剂和发动机,为民生内涵搭建更广阔舞台,演绎更壮丽乐章。

    这是一份有温度的答卷。这一年,德阳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藏区“9+3”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100%;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城乡全覆盖,资助高中、中职学校家庭困难学生2.62万人,中职学校学生免学费2.89万人;扶持6.03万农村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621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60户;解决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一件件实事、一个个数字,把承诺兑现给了群众,把温暖送给了百姓。

    这是一曲和谐的最强音。这一年,德阳还有千千万万个像徐万荣、杨莉和卿光明一样的老百姓,记住了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旁人的细微改变,留下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正是感受到德阳各级党委政府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倾心为民解困谋利的坚持,才汇聚起380万德阳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同心协力共绘“重装之都”新蓝图。

    盘点2013德阳民生故事,回味2013年的点点滴滴,只为让新的希望、新的憧憬在民生的温暖臂膀里发酵,孕育下一个民生梦想,信心满满地迎接2014。记者 王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