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倾力对口支援芦山灾后重建:730天 我们一起走过

20.07.2015  10:09

芦山县龙门乡王伙聚居点盖起的新房。目前这里已经栽种猕猴桃200亩,今后还将发展花卉、蔬菜、高山云雾茶等特色产业,做大生态观光农业。本报记者 王域西 摄

      □本报记者 王域西

  7月15日,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横跨玉溪河的德阳大桥沐浴着阳光,桥头上的石刻格外耀眼。

  这座大桥把“德阳”二字写入芦山版图,无疑是对德芦友谊的最佳见证:从2013年7月20日到2015年7月20日,德阳援建者已经和芦山人一起奋斗了730天,也在芦山留下了一个个饱含德阳心血的印记。

  一座座新房住进了满怀期待的乡亲,一个个工厂迎来士气饱满的工人,一条条道路铺上温热的沥青……德阳市对口援建芦山前方指挥部指挥长于廷哲告诉记者,截至7月15日,德阳通过“6+1”对口援建工作机制,先后援助资金 (物资)总额5573万元,先后派遣数百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等援建者赶赴芦山……

  他们为芦山带来了什么?又在芦山有着怎样的故事?7月14日至17日,记者随着德阳援建者的脚步走进雅安市芦山县,寻找德芦真情的片段。

A 产业援建

要培养一位芦山人当厂长

  作为芦山县产业集中区灾后重建招商引资的首个项目,四川琪达实业有限公司芦山琪雅服装公司无疑是德阳产业援建的“旗舰”。厂长房晓明介绍,公司生产线拥有当今服装行业最高端的设备、最前卫的设计和布局。“目前公司吸纳了250余名当地工人,订单已经排到10月,今年预计将实现产值5000万元。”站在4层的标准厂房前,房晓明相信,投产一年来,这座工厂为芦山带来的,远不止增长的统计数字。

  其中最大的财富是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据了解,琪雅服装公司的员工主要从芦山各乡镇招募。起初,他们普遍缺乏在企业务工的经验,更没见过先进的生产线。为此,房晓明从德阳带来一支团队,从基本的工作流程制度,到裁剪缝制的技术技巧,手把手培训指导公司的新员工。为尽快跟工人们“”成一片,房晓明干脆就驻扎在厂房旁的宿舍,与当地员工同吃同住,时间一久,她已经记住所有一线员工的名字。

  通过培训,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民骆良会完成了转型。如今她已经是一名成熟的熨烫工人,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左右,是在家务农收入的两倍多。

  记者了解到,投产一年来,已有多位芦山本地工人升至管理岗位,其中月收入最高的已超过5000元。

  而在整个产业集中区,“旗舰”效应同样明显。芦山县产业集中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晖告诉记者,“偷师”琪雅服装公司,园区不少原有企业目前都正在技改升级,引进更高端的设备,采用更标准化的工艺和管理流程。“目前,园区已从单一的、较为低端的纺织业发展成拥有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工业园区。

  对于公司在芦山的未来,房晓明有更大的期待:“今后,我们要培养一位芦山人当厂长。

B 乡镇重建

房子修得好,更要用得着

  不论走到哪里,何勇总是随身带着一张龙门乡青龙场镇改造的图纸。

  何勇是德阳什邡市回澜镇党委副书记,今年4月来到芦山县挂职龙门乡党委副书记,帮助龙门乡开展青龙场镇11个地块的重建和风貌改造。“青龙场镇计划重建成龙门乡发展乡村旅游的餐饮、居住和商贸中心,但此地位于震中,受灾严重,重建和发展任务艰巨。”何勇希望,什邡的灾后重建经验能够帮助龙门乡的重建之路走得更顺一些。

  发现龙门乡当地建筑和规划专业人才稀缺,何勇就将什邡援建工作组分成项目安全质量监督、资料档案规范和矛盾纠纷调解3个小组。何勇自己则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巡查工地上,帮助龙门乡紧盯当地人难以察觉的建筑隐患、不符合规范和规划的建筑施工、重建矛盾纠纷等棘手问题。

  一双运动鞋,是何勇每天出门的“标配”。每天早上7点半,他就开始巡查工地,有时甚至会持续到晚上11点,节假日也不例外。

  重建进程,何勇关心的不光是房屋质量,还有龙门乡乡村旅游将来的打造方向。“房子修得好,更要用得着。”他认为,龙门乡与什邡山区乡镇有诸多类似之处:都有山有水,有清新的空气和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利用重建机会实现产业发展,什邡模式存在借鉴和移植的合理性。

  为此,今年5月8日,芦山县龙门乡党委副书记陈钢率该乡第一批党政产业援建考察团,对什邡多个镇乡进行了考察,并与什邡不少农业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今年底,青龙场镇老街改造有望完成,在建筑环境提升后,居民意识、服务水平、产业配套等软环境需要逐步提升,以激活建筑的价值。”何勇希望,什邡与龙门乡能像北京与什邡一样,逐渐从援建走上合作的道路。

C 智力援助

我现在依然会毫不犹豫拿起电话

  7月15日,又一批来自德阳的儿科医生抵达芦山县人民医院。这场景对于芦山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向荣来说已不陌生。“我们目前只有4名医生,既要看门诊,也要负责住院,还需负责病人转运,人手很吃紧。从儿科建立到现在,德阳的同行一直在给予我们无私帮助与支持。

  令向荣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批来到芦山的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生詹璐。

  受制于医疗条件,芦山县地震前并没有单独的儿科科室,甚至无法达到儿科病人收治条件。“狭窄的通道就是简易的治疗场所,需要住院的患者都只能转运到雅安。”向荣说,直到2014年1月,儿科才与内科分离成为单独科室,其中就有詹露的不少功劳。

  詹璐在2013年10月来到芦山,正赶上芦山县人民医院筹备儿科。于是詹璐将德阳市人民医院儿科的各项工作制度“嫁接”到芦山县人民医院,帮忙筹备各种资料,甚至连儿科的病房布局都帮着考虑布置。除此之外,坐诊、急诊、倒班、查房等常规工作,詹璐一样都没落下。

  在向荣眼里,詹璐是雪中送炭的“援建者”,更是经验丰富的儿科同行,因此她也一直把詹璐称作“詹老师”。“由于县城医院规模较小,很多病例、课题以及诊疗技术我们都没有接触过,目前儿科又缺人手,外出学习几乎不可能,因此德阳同行的到来是我们难得的学习机会。”向荣告诉记者,为帮助当地医生们尽快提升,詹璐主动在儿科定期举行讲座,主要针对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手足口病等当地婴幼儿常见病的诊断预处理,并就临床案例与医生们展开交流。“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了下来,每来一批新医生,我们都坚持把讲座办下去。

  尽管在结束援建工作后,詹璐已经返回德阳一年,但向荣与詹璐的友谊一直保持了下来。“如果我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遇到什么判断不准的地方,依然会毫不犹豫拿起电话向她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