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倡导徳孝文化 文明新风扑面来

20.10.2014  19:24

   四川在线德阳频道消息(记者张渔) 在德阳绵竹,83岁的绵竹年画北派传人李芳福老人,将自己多年对《二十四孝》故事的理解,创作成《二十四孝图》年画,向大家讲述传递二十四孝的故事;绵竹年画村年画艺人曾涌和他的团队,则用12幅绵竹年画作品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年画公益广告在绵竹街头随处可见。

  在旌阳孝泉,112岁的周纪珍老人,每天吃过饭后,都在自家门口的小路上悠闲地散步几圈;几公里外的孝泉民族小学,每周的徳孝课上,孩子们都会诵读《弟子规》等经典国学课本;“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等徳孝故事在孝泉这片土地上到处传递着。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阳用自己的徳孝文化,在培育和实践活动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走在德阳的城区、乡村,以德孝文化带来的文明新风随处都能感受到。

孝泉镇的老百姓在道德讲堂听讲座

   德孝故里 一个镇产生256个孝子孝星

  16日傍晚,在旌阳区孝泉镇,杨华蓉正在和自己瘫痪多年,坐在轮椅上的老公聊天,虽然老公神志不清,但杨华蓉一直在坚持,这一坚持就是11年。

  11年前,杨华蓉的老公开拖拉机出了车祸,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杨华蓉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四处筹钱给丈夫医治。丈夫出车祸后,公公心急如焚,病情加重,吐血不止,一个月后撒手人寰。

  “这是我的责任,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11年来,杨华蓉每天都悉心照顾着丈夫、儿子和婆婆。杨华蓉说,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然后照顾丈夫大小便,给他穿衣,抱他到轮椅上,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再做饭、收拾屋子。每天给丈夫喂完饭后,她再去上班。11年来,杨华蓉用她的行动感动了儿子、婆婆,以及周边的邻居。

  “我每天都要去外边的路上转转走走。”,16日晚,112岁高龄的周纪珍老人向记者说起了她的长寿秘诀。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好。侄儿蒋亨寿说,“老人心态很好,从来不生气不骂人,每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现在她是我们一大家人的‘宝’。

德阳孝泉民族小学的孩子在上徳孝课

  其实,孝泉这种浓厚的徳孝文化氛围并非偶然,在孝泉镇孝泉民族小学,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学习徳孝文化。该校党支部书记蒋太平介绍,学校从2005年开始就把徳孝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我们还专门编写了教材,每周一节徳孝课,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从而使我们的家庭更加和善,社会更加和谐。

  进入孝泉古镇,漫步姜公坟、姜孝祠、德孝城等,均能感受到浓烈的德孝文化气息。孝泉镇党委书记任伟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弘扬德孝文化,孝泉创建了一大批特色文化院坝,引领示范孝道美德,举办多种活动、传播弘扬德孝文化。

  据了解,孝泉近年来大力开展孝子孝媳孝星、好公公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如今,孝泉先后涌现出无私照顾丈夫幺爸20多年的四川省道德模范廖成菊、集医术医德孝道于一身的十大孝子王一奎、侍奉瘫痪老母亲十多年的教师廖洪章等孝子孝媳孝星256人。

绵竹年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

   年画新村 24字年画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岁的李芳福老人是绵竹年画北派传人,每日创作年画之余,他总会在自己的画坊里轻敲着竹琴,唱着他最爱的“二十四孝歌”。李芳福说,“二十四孝故事家喻户晓,也对我影响很大。

  如何能让这些徳孝故事传播得更远,李芳福在自己的年画上动起了脑筋。“以前二十四孝图的年画都是黑白拓片,我就想给它着上色,看起来更形象生动,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上世纪八十年代,李芳福开始琢磨给二十四孝图配色,“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终于成功了。

  李芳福老人说,他对二十四孝故事印象深刻,二十四孝故事也深深的影响了他。“将二十四孝故事创作成年画,是希望通过年画奉劝更多的人尊老爱幼、学会孝敬父母。”现在,李芳福老人创作的二十四孝年画受到了市民的热捧,也成了收藏界朋友争相收藏的藏品。

  在绵竹年画村,年画艺人曾涌和他的团队则用12幅绵竹年画作品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曾涌介绍,绵竹年画来自民间,在老百姓中间有很强的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年画中,大家更能理解和接受。“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接地气,才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曾涌说,目前他和团队已经研发出了近10种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年画产品。

  目前,绵竹年画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正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