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23届年会在我校举行

22.10.2014  16:37

  10月18日~1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和四川师范大学主办、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协办、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第23届年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北京师大、华东师大、新疆师大等全国27所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香港田家炳基金会代表,以及中小学校尤其是来自四川和重庆各地的田家炳实验中小学的代表,《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编辑、教育报刊记者约7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10月18日上午,大会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赵志毅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健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情况,并高度评价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认为这次学术研讨会必将促进四川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学术水平和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巴登尼玛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发展和成就,尤其是“跨区域、跨文化”的学院办学和科研特色。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致会议开幕辞,他首先表示了对承办方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感谢。他认为,这次会议是小会议办出了大气象,一些民族地区和一线的代表是第一次参加年会。他提出未来的年会将对内对外开放,对内扶持年轻学者,加强跨学科开放和交流;对外邀请国外学者们来交流和对话。

  上午会议的主要议程为年会主题演讲。本次年会邀请了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我国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教授主讲。他演讲的题目为《国家治理与公民教育》。俞教授的讲座讨论了国家治理意义、国家治理与公民教育关系以及通过公民教育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问题。俞教授的演讲把握热点,鞭辟入里且深入浅出,听众们对此回应以热烈的掌声。

  18日下午,会议议程为分会场发言与讨论部分。本次大会共设两个分会场,分会场一的主题为“学校德育改革与德育管理”,分会场二的主题为“多元文化与德育”。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多元文化与学校德育改革”,代表们围绕着差生问题、学校德育教师专业化、德育制度保障、学校文化、民族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的本土性、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学校德育改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9日上午,进入大会主题发言环节,由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杜时忠教授主持。本次年会安排了四场选题广泛的精彩发言,既有思辨研究,也有实证研究,既有理论阐发,也有实践总结,既有传统研究的新拓展,也有文化视角的新思考。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薛晓阳教授作了题为《制度价值与伦理品格的政策博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政策设计和价值分析》的演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郑航教授作了题为《当代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的演讲;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巴登尼玛教授作了题为《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反思》的演讲;成都市实验小学副书记夏英老师作了题为《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的演讲。各位专家以及与会代表,积极提问,激烈辩论,对上述主题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易连云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德育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辽宁师范大学傅维利教授作了大会总结,概括了此次会议的特色:(1)参会代表的范围扩大了,有中央编译局、田家炳基金会、民族地区高校、一线工作者的代表参会;(2)会议论文引进了新的理论,运用了实证方法,拓宽了研究思路和研究工具;(3)具有更强的使命感,对教材问题探讨较多。

  我校教育科学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年会。本次会议不仅增进了我校与其他师范大学、教育一线工作者的相互了解与深入交流,也促进了我校教育学术水平的提升与教育学科的发展。


第一分会场


第二分会场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