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棋盘山上傈僳采药忙

26.05.2014  17:22
  •   中新四川网5月26日电(文/图 张霖 杜天福)位于德昌县小高乡联盟村的棋盘山,山间植被茂密,风光旖旎,这个相传是“仙人”下过棋的地方,居住着南山乡大田湾村两个寨子50多户傈僳人家。今天,记者一大清早就驱车赶到棋盘山下,然后爬山近一个小时,来到了四周全是被林子包围的李在祥家里。

    哪个山头有药他一清二楚 

            李在祥今年43岁,从上山采药算起到现在,已经整整30个年头,识得各类中草药上百种,被寨子里的傈僳百姓称之为“采药王”。

            他告诉记者,每年农历4月28到端午节,是傈寨最忙碌的日子,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上山采药,寨子里像过节一样热闹。

            老李说傈僳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里,以前有个病痛啥的,一般都是上山找草药煎成汤药来医治,久而久之认得的草药就多了。

            问到为啥专门选择药王节后上山采药,他说,傈僳人都相信这期间采的药比平日疗效好,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习俗,年年如此,有病无病,家家户户都要上山扯几把草草药回家。

            站在一旁的贺德芬说,以前采草药是为了家用,象黑根、泡参这些草药就用它来炖猪脚、土鸡,汤味好不说,还可以用来补身子。现在不一样了,每到端午这一天,大家都把药王节后采来的草草药集中送到德昌县城去卖,少的卖上几百元钱,多的可以卖上两三千元。

            记者了解到,在棋盘山方圆几十里山林中,哪里有什么草药,李在祥是一清二楚。

            “每个山头、每条深沟我都爬过和走过,药材在什么位置,我爬的时候和走的时候都会留意,然后需要的时候直接过去采。

            他指着棋盘山说,这里珍贵的药材不多,但草草药不少,山顶悬崖峭壁石缝中有:黄草、独角莲;半山上有:“天麻”、“人参”、“牧羊头”、“伸筋草”、“泡参”等;下半山有:“车前草”、“龙胆草”、“夏枯草”、“金钱草”、“苦荞头”、“续断”等。

            说完这话的时候,李在祥家门前已经聚集了男男女女十几号人,有的手拿锄头,有的背个竹背兜。

    记者跟随李在祥上山体验采药

            李在祥赶紧换了一件军绿外套,背上背篓,拿上锄头和砍刀,我们一行4人就跟随着他们沿山间小路进入一条山沟中。

            在沟溪边,李在祥指着一棵植物说:“这个是‘贯众’,生长时间有1年以上了。

            他介绍说,“贯众”又叫“凤尾草”,常见于林下沟边阴浸潮湿的地方,主要是用来清热解毒。这种草药用来医治感冒和疮疡,效果也很好,在草药里算比较常见的。

            我们沿着山谷往上爬,李在祥在前头带路。

            爬了大概200多米,前方传来一个中年傈僳男子的喊叫声,原来是贺德发在一腐烂的朱木树下土层中发现了“牧羊头”,笔者凑前一看,像黑褐色的石头,大大小小共有五十多块。

            李在祥告诉记者,傈僳人所说的“牧羊头”,书名叫黑块菌,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它生于桤木树和朱木树等浅表土层和腐烂树木根际之间的泥土中,有时候找到“一堂”,要挖上三四斤,管钱得很。

            李在祥特别强调说,“牧羊头”不好找,靠的是经验和运气,有时候在山上忙活一天,一块也找不到。

            我们继续艰难地爬山。在一灌木丛边,李在祥掘起一棵草,说这个是“通草”。这种草长在向阳的坡面,主要用于清热利尿和女人下奶用。

            记者看到,他们把挖出来的植株切段后,用箭竹棍捅出贿心,有点象“灯心草”,色洁白,有弹性。

            李在祥强调,贿心象海绵,轻得很,要二百斤杆茎才能捅出一斤贿心,特别耗时费力。

            虽然在林中行走,但我们几个已然是气喘吁吁,汗水把衬衣湿透了,李在祥还没多少感觉。爬了大概不到50米高,李在祥又在一阴湿处找到一种草药。他说那是“一支箭”。这种带根全草有药效,主治疼肿、毒蛇咬伤、烫伤和跌打。用法是煎着吃或捣敷后外用。

            李在祥补充说,我们今天走的这条山沟主要以草草药居多,有二三十个品种,还有很多我们叫不出名的药草。

            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缓慢地爬到半山腰上一平坦处,大家累得刚坐下休息时,李在祥又找到一种草药。这种草药叫“黑根”,李在祥拔起一个根说,晒干和鲜用都可以,我们傈僳常用它来炖鸡。治跌打损伤、头晕、心慌、耳鸣,出虚汗也有不错的疗效,高山灌丛中到处都有,而且卖价也很便宜。

    采珍稀药材也是一件冒风险的亊情

            李在祥向记者介绍,不到深山或危险的地方,现在很难采到好的药材。前几年寨子里一位姓张的年轻后生,因到棋盘山顶一悬崖上采集黄草,不幸发生意外,摔死在崖底,自此以后,很少有人敢到悬崖上采药。

            现在黄草也能种植,为何李在祥每年都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采药呢?

            李在祥说:其实有的草药只能野生,自己种反而种不好。你比如说黄草,它长年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石缝里,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要人工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能种植的草药,基本上都能够在中药铺买到,我采的有些草药,药铺都不一定有。

            为了采得峭壁和陡坡下的好草药,李在祥每次都准备了两根白棕绳,一根绕在峭壁边的大树上,另一根做为备用保险绳,然后拉着绳索下去采药,这些年除有点擦伤外,从无大碍。

            时针指向中午13点,下山的路上,大家将采得的草根药放在沟里清洗。

            李在祥告诉记者,他居住的寨子里,除不谙世亊的小娃儿外,任何一个傈僳族男女都可以给你说出几十种草草药来,他风趣地说这也叫靠山吃山咯。

            听完他的介绍和一天的采药体验,记者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民族的敬佩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