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 构建五大体系 实现劳务富民
(记者 苏华 蒲建峰) 近年来,德昌县委、县政府按照“提质增效、强化培训、优化专业、建好基地、内外并举、稳量做强”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劳务开发工作体系、转移输出体系、劳务培训体系、维权救助体系和创业扶助体系建设,劳务经济已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外出务工已成为群众“自觉、自愿、自主、自发”的行为,劳务开发已成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3年,全县劳务开发输出与转移5万多人,劳务收入超6亿元。
构筑工作体系:
实现了工作责任的落实
2013年年初,德昌县结合本县实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的安排意见》,并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确保劳务开发工作有班子、目标、措施、考核“四落实”。各乡镇组建了劳务输出办公室,由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由2至3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劳务输出相关工作,健全了县乡劳务工作机构。
构筑培训体系:
实现了人人会一门手艺
近年来,德昌县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愿望,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长短结合强化农民务工素质技能培训。长班学制1至3年,主要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开展电子、数控、汽修等专业培训,短班学制30-90天,重点打造“数控工”、“电子工”、“汽修工”、“焊接工”、“川厨师”五大劳务品牌。多形式抓好分类培训,采取基地培训、校企联合培训、校校联合办学、进厂岗前培训、基层引导性培训等形式,着力发挥乡镇村、部门单位、劳务培训机构在培训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作用,扎实开展多种形式就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125次,培训农村劳动力7339人,品牌培训148人,在岗培训319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195人。
构筑输出体系:
实现了人人都有工作
德昌根据全县劳务人员特点和全国用工需求,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坚持向外输出和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并举的原则,不断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渠道。完善工作网络,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劳务输出较多的城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及时收集公布劳务用工信息、办理求职登记、搞好协调服务;搭建信息平台,及时向全县发布快捷、准确、便利的劳动力供求信息;依托就业中介组织,在全县劳务市场定期举办现场招聘会,为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通过劳务经纪人及打工能人带动输出,2013年前三季度,该县通过劳务经纪人及打工能人带动输出19006人;校企、校校联合培训输出,2013年通过县职中培训输出1810多人。
构筑维权体系:
让务工者放心工作
在劳务输出工作中,德昌县始终坚持“为群众负责,为外出人员服务,带着感情做劳务输出,换位思考,不怕担风险”的原则,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培训、办证、安置、跟踪、维权等全程服务。通过建立劳务输出代办员制度、强化劳务机构、网络建设和积极做好就业后续服务等措施搭建维权救助体系。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深圳、上海、东莞等地建立了“德昌县劳务输出培训中心”、“德昌职业中学办事处”,长期派驻1至3名人员负责跟踪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合同纠纷、工伤事故等提供法律援助。
构筑创业扶助体系:
让返乡创业者业有所成
德昌县在构建创业扶助体系中,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资金、技能等“一条龙”服务。发展了地方经济,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建立务工返乡人员创业信息库,多方收集市场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把信息及时传递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不断改善农民工回乡创业环境,同时加大返乡创业典型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提高回乡创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使更多的“打工者”成为“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