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挂包帮”活动取得成效

16.04.2015  11:42

(记者 但华民 石鹏 摄影报道)德昌县按照州委决策部署,紧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条主线, 2014年扎实推进“挂、包、帮”活动,全县共有61个部门、472名干部参加活动,共联系22个乡镇、142个村(社区)、17460户群众,到点工作4532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325件;开展教育培训249期,培训人数共计10余万人次;落实项目资金1.7亿元;捐赠款物66.1万元;帮扶活动受益农户17460户。全县“挂、包、帮”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多措并举,助推活动有序开展。首先是深化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充实县“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及联乡部门,健全县级领导“1+6”、科级干部“1+4”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强化领导带头,突出率先垂范,明确要求各联乡领导和单位定期走访联系点每月不少于1次,活动期间为联系点群众办实事好事不少于3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和历史遗留问题,干部职工力争为联系户解决1件以上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每月上报1次经乡、村、社及群众签字认可的办实事好事情况登记表。其次是加强干部管理。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出台了《德昌县村组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群众所盼,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升各级干部推进“挂、包、帮”活动的能力。第三是拓展活动载体。将“挂、包、帮”“活动与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双报到”“边界区域牵手连心共建”“香城德昌城市党旗红”等活动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持久开展扶贫济困工作。依托党建促经济“一村一品”建设工程、“百村党建富民工程”等,充分发挥涉农单位的职能作用,向农户提供科学技术指导,开展实用技能培训187期。依托民宗局建卡贫困户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2014年投入帮扶资金98.95万元,对建卡贫困户投入帮扶资金40.1万元,落实帮扶项目67个,引进帮扶信息77条,开展帮扶政策宣传131次。同时,将“挂、包、帮”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有机结合。第四是创新考核方式。县委把开展“挂、包、帮”活动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坚持年初有目标、季度有督查、年底有考评,严格执行派出单位和挂职乡镇双向管理制度,实行挂职干部工作实绩月登记制。定期召开“挂、包、帮”活动推进会,选取“挂、包、帮”先进代表交流好经验好做法,了解掌握下派干部工作实绩。在德昌县电视台和《德昌观察》等媒体开设专栏,公开“”成效,由德昌县电视台记者进村入户,定期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报道,对干部和部门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正反两方面真实报道,以群众真实反应衡量各单位工作成效。第五是注重总结宣传。注重“榜样示范、典型带动”,在《四川日报》《凉山日报》《德昌观察》《德昌党建》以及政府门户网站、德昌党员教育网站、城区LED显示屏和县电视台等媒介开辟专栏,广泛宣传报道开展活动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利用手机短信、信息、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活动开展以来,共上报典型事迹9个、信息24期、先进专题事迹短片7部,下发简报24期,滚动播放宣传标语490条。

  扎实推进,活动开展见实效。首先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落实1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和10万元的农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农科、烟草、蚕桑、林业、畜牧等产业优势,打造2000亩无公害早蒜薹、1000亩草莓、2000亩大棚蔬菜等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核心片,投入300万元建成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建成省无公害粮油、蔬菜、水果产地,成功创建2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6个“无公害”产品。新增农村专合组织30个,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3家。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6.12万人,收入8.4亿元。其次是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2014年建成新村聚居点20个、农房1108户;改扩建聚居点20个,改造提升农房1647户。投入700万元,实现全县142个村(社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全覆盖。新建改建通乡、通村公路110公里、机耕道199.17公里,新增纳入规划国道1条、省道3条、重要乡镇连接线3条。完成土地整理6.96万亩,新建整理渠道227.26公里、水池8口,新增和恢复灌面5万亩。启动和平水库、安宁河堤防及闸坝建设、菜地水库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审批。第三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创新“1+1+1”办学模式,攀西绵阳南山国际学校落地建设;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投入4706万元实施校安工程。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文化科技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不断健全,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深入推进,群众现代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第四是对口帮扶工作不断深化。结合对口帮扶金阳县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对口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帮扶项目、资金,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2014年投入帮扶资金200万元,开展教育、卫生、彝家新寨建设、农房建设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帮扶60余人次。对帮扶村实施新村扶贫帮扶工程,使老寨子乡哼里村农户居住条有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了18%。第五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县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为表率,落实县级部门及各乡镇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县级领导在县群众来访接待中心接待来访群众112批992人,阅批群众来信74件。2014年共办理上级交办的信访重点事项43件,已按期办结38件。第六是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在“挂、包、帮”活动中,结合群教活动梳理查找出的5563个问题,以及省委巡视组巡视德昌发现反馈的4方面19个问题,切实进行整改,并将整改任务分解落实到牵头县委常委、责任单位,细化整改措施,实行分类施治、明确专人、限时改进、定期督查,全县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